(人名)金华浦阳人。姓蒋氏,字心越,号东皋。十岁剃染。清康熙七年,三十岁,参翠微阔堂,居二年。堂问狗子话。师将启口,堂一喝。如此者七八次。他日又入室。堂喝出。于是平生之疑碍冰释。堂乃付偈印证之。师时年三十三也。时明僧澄一住日本长崎兴福寺。闻师德望聘之。师遂于康熙十五年六月东渡。大弘法化。年五十七寂。见日本续高僧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善取空者】 p1143 瑜伽三十六卷十七页云: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卽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僧伽梨】 西域记云:僧迦胝,旧讹云僧伽梨。此云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义净云:僧迦胝,唐言重复衣。灵感...【果唯识】 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将诸经论所说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称为五种唯识,此为五种唯识之一。亦即经论中阐...惑,指烦恼。即谓迷于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而染污真性。天台智顗之维摩经略疏卷一(大三八·五六四中):“故知虽...(术语)布施而乞病愈也。魏书(京兆王太兴传)曰: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阿毗达磨】 p0776 如论议中说。 二解 如对法藏中说。 三解 世亲释一卷四页云:对故,数故,伏故,...谓于有情。欲为损害。乃至现为过患。总名恚界。复次瞋恚及瞋恚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恚界...【中间证寂灭】 p0362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四、中间证寂灭。谓卽不还果,已断根本生结;未断趣向生结。上品修习圣道...(地名)唐书西域传曰:提婆大喜,延使者同观阿耆婆沵池。池广十丈,水常溢沸,共传旱潦未始耗溢。或抵以物,则生烟...(一)又作四种墨印、四大广说、四大教法。略称四说。广说,广为宣说之意。第一广说,谓若有比丘亲自从佛陀听闻教法,...(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痛苦的果报,也出现过很多安乐的果报,这些痛苦的果报...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罗门女,很有善根,见到佛法僧三宝,信心清净,便欢喜皈依;听...
战胜烦恼困苦最胜行。我们修忍辱度又是能够战胜我们烦恼困苦的最殊胜的苦行。什么是苦行?不是说我们吃得很差,穿得...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苟...问: 现在密宗很兴盛,许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门,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大安法师答: 我们对密宗的修持本...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严非常,全身所散发出的光明遍照十方。是什么样的因缘,让首陀...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法华经》(普门品)、《心经》、《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
兴俦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兴道下八祖 | 下篇:鸯俱舍 |
唐代僧。新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游学我国,曾住于大荐福寺、崇义寺,研学唯识。其后师事圆测。所著成唯识论注枢要...
善取空者
僧伽梨
果唯识
惑染
散生斋
阿毗达磨
恚界
中间证寂灭
阿耆婆沵池
四种广说
三轮清净偈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除灭嗔恚得无忧

这才是真正的苦行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净土法门
净居天请佛洗浴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