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妄语】 十恶之一,又作虚妄语、虚诳语。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的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大智度论》卷...(人名)归宗之常禅师与南泉之愿禅师也。略禅林类集四曰:归宗常禅师,因刬草次。有座主来参。偶见一蛇过,师逐锄断...【胁尊者】 p0949 西域记二卷十八页云:大窣堵波西、有故伽蓝。迦谩色迦王之所建也。重阁累榭,层台洞户,旌召...【亦趣入亦将成熟非已成熟】 p0635 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亦趣入亦将成熟非已成熟?谓初获得于诸如来正觉...(名数)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名数)无男女境无爱欲心,无杂言缘无妄语愆,无敌对人无斗诤畏,无是非友无赞毁误,无见人失无谈他过,无随逐属无...悬挂鼓之建筑物。其位置在大殿或讲堂之右,而与钟楼相对望,故自古有“左钟右鼓”之称。鼓乃置于鼓楼最顶之处,法会...【根本智与后得智譬喩差别】 p0924 世亲释八卷二十页云:次当显示根本后得譬喩差别。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杂语)法者法规,度者度量也。无量寿经下曰: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名数)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名数)一本有种子,第八识处,为无始法尔,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是为本有种子。二新熏种子,种子由现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果色。 一、业果色。 比如说,你今生为什么长这个德行呢?这跟...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正使用五百具犁辛勤的工作。他遥见佛陀容止可...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的本分,那么他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令人对其敬而远之,生...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阿弥陀经》时要诚恳,出声诵...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眷属海、受用海、音声海、言辞海、智慧海。安住在慈心中,畅游...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大安法师答: 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再度发生的参考。 发生暴力事件,有时候是自己有问题。当对方...
报恩永安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报恩永安禅师,温州翁氏子。幼依本郡汇征大师出家。后唐天成中随本师入国,忠懿王命征为僧正。师尤不喜俗务,拟潜往闽川投访禅会,属路歧艰阻,遂回天台山结茅。寻遇韶国师开示,顿悟本心,乃辞出山。征闻于王,王命住越州清泰,次召居上寺,署正觉空慧禅师。上堂:「十方诸佛,一时云集,与诸上座证明,诸上座与佛一时证明,还信么?切忌卜度。」僧问:「四众云臻,如何举唱?」师曰:「若到诸方,切莫错举。」曰:「非但学人,大众有赖。」师曰:「礼拜著。」问:「五乘三藏,委者颇多。祖意西来,乞师指示。」师曰:「五乘三藏。」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汝却灵利。」问:「如何大作佛事?」师曰:「嫌甚么!」曰:「恁么则亲承摩顶去也。」师曰:「何处见世尊?」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过这边立。」僧才移步,师召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听取一偈:汝问西来意,且过这边立。昨夜三更时,雨打虚空湿。电影忽然明,不似蚰蜒急。」开宝七年示疾,告众言别,时有僧问:「昔日如来正法眼,迦叶亲传,未审和尚玄风,百年后如何体会?」师曰:「汝甚么处见迦叶来。」曰:「恁么则信受奉行,不忘斯旨去也。」师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言讫跏趺而寂。阇维舌根不坏,柔软如红莲华,藏于普贤道场。
上篇:广平守威禅师 | 下篇:光圣师护禅师 |
(杂语)奉衣服等于所事之本尊也。瞿醯经中曰:诸尊一一奉施上妙新净衣服。...
妄语
归南
胁尊者
亦趣入亦将成熟非已成熟
六相
闲居十德
鼓楼
根本智与后得智譬喩差别
法度
八难
二类种子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耕种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