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同别二业者:一、同业,二、别业。 一、同业 众生造共同之业因,谓之同业。 二、别业 众生造殊别之业因,...指宗派根本之主张、归趣。又作宗趣。为一宗、一派立教说法之元由,及思想、精神等之最高表现。又体得宗旨之修行法,...(经名)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我国特有之授戒仪式,分初坛正授、二坛正授、三坛正授三阶段。初坛授沙弥、沙弥尼戒,二坛授比丘、比丘尼戒,三坛授...(名数)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三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三世教令轮,三十七尊皆持...(一)凡三卷。全称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攞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又作摄大毗卢遮那念...【不律仪业】 p0326 杂集论八卷二页云:不律仪业者:谓诸不律仪者,或由生彼种姓中故;或由受持彼事业故;所期现行...(界名)八热地狱之第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苏。如本等...印度古代之树名。据四分律卷十二载,佛陀曾禁止比丘炒食罗婆醯陀之种子,若犯者,即得突吉罗罪(轻垢罪)。上记四分...【定异因】 p0807 瑜伽五卷十一页云:依差别功能因依处,施设定异因。所以者何?由欲系诸法自性功能有差别故;...(杂语)大乘授戒之精神列为十条。天台戒疏上曰: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不?割肉饲鹰投...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办呢?恶业就是冤亲债主吗?怎样知道业已转?专念阿弥陀佛可...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
一难生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三十日寅时诞生于福建泉州府衙门内,那时他的父亲在泉州府做...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自工作的,家庭的的压力让你焦头烂额,以致于都快喘不过气来,...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辈,又须反复为论。若止一往,则或恐不知去取亲疏,或致受损...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正知、正念。 第一是要知道人身难得, 就是我们得到这个人身非...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都是五欲六尘、都是人我是非,都是熏习了六道轮回的种...
广平守威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广平院守威宗一禅师,本州人也。参天台国师得旨,乃付衣法。时有僧问:「大庾岭头提不起,如何今日付于师?」师提起曰:「有人敢道天台得么?」上堂:「达磨大师云:‘吾法三千年后,不移丝发。’山僧今日不移达磨丝发。先达之者,共相证明。若未达者。不移丝发。」僧问:「洪钟韵绝,大众临筵,祖意西来,请师提唱。」师曰:「洪钟韵绝,大众临筵。」问:「古人云,任汝千圣见,我有天真佛。如何是天真佛?」师曰:「千圣是弟。」问:「如何是广平家风?」师曰:「谁不受用?」上堂:「不用开经作梵,不用展钞牒科,还有理论处也无?设有理论处,亦是方便之谈。宗乘事合作么生?」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未曾有人答得。」曰:「请师方便。」师曰:「何不更问?」
上篇:报恩绍安禅师 | 下篇:报恩永安禅师 |
成就四十法。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地狱中。何等四十?谓自不离杀。劝他令杀。见不离杀。欢喜慰喻。称扬赞叹杀生者...
同别二业
宗致
思益梵天所问经
三坛大戒
三十七尊四大轮
摄大轨
不律仪业
等活地狱
罗婆醯陀树
定异因
受大乘戒十忍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120岁传奇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难

十六个方法缓解你的压力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