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五钝使之一,十使之一。谓行者心神为疑惑所驱役而流转于三界间,不能出离。大乘义章卷六载,“使”为随逐系缚之意。...(698~759)唐代僧。广平(河北宛平)人,俗姓程。七岁能诵法华,九岁出家,十八岁即升座讲法华义旨。尝于静夜诵法...若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等五支为集谛,识、名色、六处、触、受、生...(术语)三因佛性之一。了达正性之觉智也。...(譬喻)清净之智慧,以断烦恼之绊,故譬如剑也。最胜王经二曰:生死罥网坚牢缚。愿以智剑为断除。...【地界】 四大中地大的别名,地大以坚实为性,通一切物的坚实部分,故称地界。是为造作一切物质的四元素之一。...医罗钵呾罗,梵名 Elāpattra,巴利名 Erāpatha。又称[口*垔]罹钵多罹龙王、伊罗钵多罗龙王、伊那跋罗龙王。医罗...即唐代沙门慧海。俗姓朱。从越州大云寺道智法师受业,后至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六年大悟,归越州。尝撰顿悟入道要门论...(地名)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旃檀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日本大谷寺之磨崖佛像群。位于御止山西南侧自然窟之西面内壁。石佛群自右至左,依序为千手观世音、释迦三尊、药师三...【不如理分别】 p0331 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不如理分别者:谓诸外道及彼弟子,闻非正法类为因、分别。无性释四卷二...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及恼恨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论说:云何为嗔...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就叫娑婆世界。所谓娑婆世界就...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非常的痛苦。所以当我们念佛,我们要知道,念佛这个佛号其实就...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供欢喜,得大喜悦;供音乐,得微妙音;供舞蹈,得无碍神通;...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 不善心死的人,谓由自忆...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相资。对万事万物作如此观察,就叫如幻...
正勤希奉禅师
【五灯会元】
常州正勤院希奉禅师,苏州谢氏子。上堂:「古圣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又道,一一法、一一宗,众多法一法宗。又道,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道,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据此说话,屈滞久在丛林,上座若是初心,兄弟且须体道。人身难得,正法难闻,莫同等闲,施主衣食,不易消遣。若不明道,个个尽须还他。上座要会道么?珍重!」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甚么处得这个消息?」问:「如何是诸法空相?」师曰:「山河大地。」问:「僧众云集,请师举唱宗乘。」师曰:「举来久矣。问:「佛法付嘱国王大臣,今日正勤将何付嘱?」师曰:「万岁!万岁!」问:「古人有言,山河大地是汝真善知识。如何得山河大地为善知识去?」师曰:「汝唤甚么作山河大地?」问:「如何是合道之言?」师曰:「汝问我答。」问:「灵山会上,迦叶亲闻,未审今日谁人得闻?」师曰:「迦叶亲闻个甚么?」问:「古佛道场,学人如何得到?」师曰:「汝今在甚么处?」问:「如何是和尚圆通?」师敲禅床三下。问:「如何是脱却根尘?」师曰:「莫妄想。」问:「人王法王,是一是二?」师曰:「人王法王。」问:「如何是诸法寂灭相?」师曰:「起唯法起,灭唯法灭。」问:「如何是未曾生底法?」师曰:「汝争得知!」问:「无著见文殊,为甚么不识?」师曰:「汝道文殊还识无著么?」问:「得意谁家新曲妙,正勤一句请师宣。」师曰:「道甚么!」曰:「岂无方便也?」师曰:「汝不会我语。」
上篇:云居清锡禅师 | 下篇:罗汉智依禅师 |
据宗镜录卷七载,众生真如之心本自清净,无有垢染,湛然不动,不生亦不灭;犹如水之净性,本体清净,澄湛凝寂,故取...
疑使
楚金
十二因缘与四谛
了因佛性
智剑
地界
医罗钵呾罗龙王
大珠和尚
摩罗耶
大谷石佛
不如理分别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念佛别怕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