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因佛性之一。了达正性之觉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诸佛之常法于四处立支提:一生处,二得道处,三初转法轮处,四涅槃处。见法苑珠林三十七。...(经名)Jātakamālā,赞颂名。译曰本生鬘。贯集佛前生苦行而为赞颂者。寄归传三曰:社得迦昔本生也,摩罗者即是...(术语)专观一境而心不散也。观无量寿经曰:专想不移。...(杂语)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劫量也。观无量寿经曰: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凡三卷(或十二卷)。略称圆觉经大疏。唐代宗密述。今收于卍续藏第十四册。随文解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初揭...【内法究竟】 p0366 瑜伽九十七卷二页云:内法究竟者:云何究竟?谓断诸取。诸取断已;当来毕竟无复相续。...思惑前文已叙,兹再总述概要。谓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亦名:三衣品数、正衣从衣 子题:七十二种三衣、正衣、从衣、大衣正有十八品、大衣从有六品、九条从衣有六、三衣数...即密教修法中,行护摩之时,加持芥子而散于十方,以为降魔结界之用。真言行者行此芥子加行时,观想打开十方法界塔婆...【十真如】 p0102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十真如者: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二、最胜...(杂语)衣食住为资佛道修行之外缘,故云资缘。...普贤菩萨行愿赞...十小咒...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了大慈悲种子,就成不了佛。念佛...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喜欢评论出家人的对错是非,不守规矩不持戒律等等,其实出家比丘、...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圣言量又有应机说法的不同,观机...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诸位知道吗?当你的生命堕落到三恶道的时候,如果你有善根,...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念佛时...问: 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因为这个原因,不敢皈依了。 开愿法师答: 这也是...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 他所主持的这一个禅...
了因佛性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了因 | 下篇:了悟 |
【色等皆剎那灭】 p0570 杂集论六卷八页云:问:前说无常皆剎那相;此云何知?答:如心心所是剎那相,当知色等...
四处立塔
社得迦摩罗
专想
八十亿劫
大方广圆觉经大疏
内法究竟
思惑
三衣正从
芥子加持
十真如
资缘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慧律法师《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念诵普贤十大愿的功德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