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不如理分别者:谓诸外道及彼弟子,闻非正法类为因、分别。无性释四卷二十六页云:即是外道迦比罗等及正法中诸骚揭多、所有分别,名不如理如理分别。如是二种,随其所应,能生邪见正见相应二种分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众生沈居生死海,济而渡于彼岸也。度者渡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譬喻)壳为鸟卵之外皮,无明能生育生死故以卵壳为譬也。药师经上曰:破无明壳。竭烦恼河。慧琳音义十一曰:经言无...(故事)阿育王死时。以半分庵摩勒果施于众僧。为最后之供养。...见到真理。声闻乘要在预流果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亦名:初不定戒缘起、覆处不定戒缘起 含注戒本·二不定法:“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先俗友妇斋优婆私,形并端正,各...【过去言依事】 p1222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过去言依事云何?谓过去所摄行。...(人名)佛弟子中有摩诃迦叶Mahākāśyapa,优楼频螺迦叶Uruvilvākāśyapa,伽耶迦叶Gayākāśyapa,那提迦叶N...体与相之并称。本质不变而为差别现象之所依者谓之体,依于体而外现之差别现象谓之相。盖体者,为一、绝对、无限、真...【善士戒】 p1138 瑜伽四十二卷二页云:云何菩萨善士戒?当知此戒、略有五种。谓诸菩萨、自具尸罗;劝他受戒;赞戒...(术语)略云一子地。谓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位也。涅槃经十六梵行品所谓: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指师徒之法门相承,而以人体之血脉相连比喻之,表示不绝之意。故法门相承,又称血脉相承。师资相传系谱之图表,称血...劝发菩提心文...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无量义经...
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跟前面的无明是一样的,就是我执,一个多生多劫所熏习错误的...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们的心,以佛心佛愿佛行来转变我们的身,转变我们的心,转变我...【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摩的简称,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有限,在自己不会选择的情况下,最保险的就是随大流,谁的名...
我们讲肉眼看问题,肉眼是我们凡夫所具足的眼睛。从空间的角度来讲,他只能看到视野范围以内的人事物,只能看到人事...问: 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 大安法师答: 修学佛法,没有传...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唯勤募化,曰:吾...
不如理分别
【法相辞典】
【不如理分别】 p0331
上篇:不如理所引 | 下篇:不染污分别 |
最细微的无明。最初的无明叫做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或元品无明,最后的无明即叫做最后品无明。...
济度
无明壳
半果
见谛
屏处不定戒缘起
过去言依事
迦叶尊者
体相
善士戒
极爱一子地
血脉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怎样念佛容易成就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印光大师《因果》

如何选择善知识

众生的苦恼就是错认一切都不会变化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