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过去言依事云何?谓过去所摄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毗卢遮那佛集法界眷属,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坛场,谓为曼陀罗。密教中此曼陀罗有二大宗:一为金刚界,一为胎...(神名)Pūrṇabhadra,神将名。译曰满贤。见慧琳音义二十六。...梵名 Pā?upata。印度教湿婆派之一。广义而言,为别于湿婆悉檀派(梵 ?aiva-siddhānta),而专指崇拜湿婆为兽主之...又作中品生观。观无量寿经中,谓欲往生西方者有十六种观法;其第十五者即称为中辈观。此一观行即受持五戒、八戒等戒...(名数)楞伽经四,谓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一、作舍无常,四大造色,作已而舍,以为无常。二、处坏无常,...(菩萨)法华经之同闻众也。嘉祥法华经疏二曰:宝积者财法二宝积累兼充也。...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780~841)撰。又作裴休拾遗问。内题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内供奉沙门宗密答裴相国问。...【有加行修】 p0547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云何有加行修?谓卽于彼方便修时,由有加行相,间隔而修;名有加行修...(菩萨)具云大乐不空金刚萨埵。大乐不空,为金刚萨埵之总名。...(人名)Dharmavardhana,阿育王王子之名。译曰法益。见阿育王经四。又作达磨跋檀那。见释迦谱十。...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 二者、增长分别事...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地藏经与地藏法门。像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经闭关修学地藏占察...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讲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但无量寿经五...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业,使这个境界来报,果报不定的时候,忽然你发心退转了,也不...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说班里有个同学太讨厌了,自己不会做作业老要抄别人的,...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何用求之? 答曰:如此计者,将谓...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
过去言依事
【法相辞典】
【过去言依事】 p1222
上篇:过患相 | 下篇:勤修习 |
为“减劫”之对称。于住劫中,人寿每百年增一岁,从十岁至八万岁之间,称为增劫。一个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及至...
两界曼陀罗
富那跋陀
兽主外道派
中辈观
七种无常
宝积菩萨
禅门师资承袭图
有加行修
大乐金刚萨埵
达磨婆陀那
二妄心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卖斋立毙的故事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