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略云一子地。谓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位也。涅槃经十六梵行品所谓:“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视诸众生同一子,见修善,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不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烦恼病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为一子。”是也。然古来定其地位,各有异说。僧宗以之为七地,净影以为初地,灌顶以为初地证化他之果者。涅槃经疏十七曰:“旧云是性地,二云八地已上,三云是初地。今明不然,先明圣行,即是自行,已云初地。此明梵行,即是化他,先自行已入初地。化他何但是性地?何至超八地已上?斯皆若过若不及,正是初地证化他之果。”即其意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paca buddhīndriyāni。谓五种能知之根。为数论二十五谛中之一科。又作五根。即能取声、触、色、味、香之五种...(杂语)Vijāna,又云毗若南。译曰识。了别之义也。毗婆沙论七曰:毗阇那,秦言识。瑜伽伦记一上曰:毗若南,此云...略称羊心。十住心之第一。异生,即凡夫。异生羝羊心,谓凡夫之愚痴无智,犹如羝羊惟念淫食。凡夫不辨善恶,但恣三毒...【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 p0610 瑜伽二十四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所有四业?谓初依彼行业...【有漏智】 为‘无漏智’的对称,指烦恼未断尽的世间智慧。又作俗智、世间智。此智慧虽观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然...(天名)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禳除火灾之火神名。五行之中,以南方配于火,将之神格化,而混同对炎帝神农氏之祀拜,原属道教之信仰。自宋朝以降,...谓依人师之释文而立之宗旨。如天台宗依天台智顗之三大部、五小部及荆溪湛然、四明知礼之著述而立宗旨,即为释宗。另...(名数)惑业苦之三道,轮转无究,故曰轮。...(术语)Bhikṣu(巴Bhikkhu),比丘之别音也。探玄记十八曰: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刍,或云比丘。此无正译。...即大日经所说六十种妄心之一。如风之散乱不住,不能专志一心。大日经住心品(大一八·三上):“云何风心?谓遍一切...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说:世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时时变化,如梦如幻。仓...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心事重重,彷佛有很大的压力,忙得不太...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 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什么危害? 慧律法师答: 如果亲近的是恶知见、邪见的法师,久...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由其...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异著称,他在江浙一带化缘,出入市镇乡村...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台湾中部。故事中的主角是...
极爱一子地
【佛学大辞典】
上篇:极微假实 | 下篇:极乐 |
(术语)四种道理之一。谓有生必有死,有因必有果,乃天然自然之道理也。...
五知根
毗阇那
异生羝羊心
行时住时正知而住有四种业
有漏智
散支
火德星君
释宗
三轮
比呼
风心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宝筐镜影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家」也是旅店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