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语)Viśuddha,译曰清净。大日经疏九曰:毗输驮是清净,达摩湿阇多法界生义,此言如来顶相。...(譬喻)智慧之灯也。智度论二曰:痴冥道增智灯灭。...谓众生本具之理性与诸佛之法身,乃平等无差别。又作迷悟不二、生佛不二、生佛平等、佛凡一体、凡圣一如、凡圣不二。...(杂语)言语与颜色。无量寿经下曰:言色常和莫相违戾。...(物名)译曰绿色宝。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羯多,亦言磨罗伽多,绿色宝也。大论云:出金翅鸟口边,能避诸毒也。智...凡十八卷。唐代宗密(780~841)撰。又作圆觉经修证仪、圆觉广修证仪、圆觉修证仪。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八册。内容记载...禅家所用之冠。长一尺余,呈半圆筒形,前额部位附有水字之襞褶,故称水冠。又因其形似蝉,俗称蝉帽子,通常以黑布制...(1687~?)清代书画家。浙江仁和人。字寿门,号吉金,又号冬心、司农吉金、莲身居士、龙梭仙客、心出家盦粥饭僧、...(譬喻)师子命终,其他兽畜无啖之者,但身中自生虫而食之。以譬佛之正法,他人不能坏之,法中之恶比丘,自坏毁之也...(杂名)高丽版大藏经之略称。...梵名 Khāsa。西域古国名。又作沙勒、佉路数怛勒、伽沙、佉沙、奇沙、室利讫栗多底、迦师佶黎、可失哈耳。意译恶性...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愚痴,是业必应地狱受报。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大部分的人会认为刚硬的东西一定很坚固,其实刚硬的东西...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道路后,就会了解到念佛一法真正能够给予众生真实...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为什么呢?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行交织。中国莲宗祖师中,多有先以般若为先导,尔后导归专修净...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跟其他地方或许大同小异。小年的时候祭灶王、扫尘土、吃甜食,...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一)小解时,观自身宝瓶内流出甘露水,无数饿鬼饮之,遂其所愿...
罗汉智依禅师
【五灯会元】
漳州罗汉智依宣法禅师,上堂:「尽十方世界,无一微尘许法,与汝作见闻觉知,还信么?然虽如此,也须悟始得,莫将为等闲。不见道,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只具一只眼。还会么?」僧问:「纤尘不立,为甚么好丑现前?」师曰:「分明记取,别处问人。」问:「大众云集,谁是得者?」师曰:「还曾失么!」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行脚僧。」问:「如何是宝寿家风?」师曰:「一任观看。」曰:「恁么则大众有赖。」师曰:「汝作么生!」曰:「终不敢谩大众。」师曰:「嫌少作么!」问:「僧受业在甚么处?」曰:「在佛迹。」师曰:「佛在甚么处?」曰:「甚么处不是?」师举起拳曰:「作么生?」曰:「和尚收取。」师曰:「放阇黎七棒。」问僧:「今夏在甚么处?」僧曰:「在无言上座处。」师曰:「还曾问讯他否?」僧曰:「也曾问讯。」师曰:「无言作么生问得?」僧曰:「若得无言,甚么处不问得?」师喝曰:「恰似问老兄。」师与彦端长老吃饼餤,端曰:「百种千般,其体不二。」师曰:「作么生是不二体?」端拈起饼餤,师曰:「只守百种千般。」端曰:「也是和尚见处。」师曰:「汝也是罗公咏梳头样。」师将示灭,乃谓众曰:「今晚四大不和畅。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浩浩地还有人治得么?若治得,永劫不相识。若治不得,时时常见我。」言讫告寂。
上篇:正勤希奉禅师 | 下篇:章义道钦禅师 |
为观无量寿经所举三种往生净土之因,亦为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即:(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
毗输驮
智灯
生佛一如
言色
摩罗伽陀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水冠
金农
师子身中虫
丽藏
疏勒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圣严法师《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空有不二契真如
习惯绑住了大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