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子题:四阿含、杂藏、阿含 资持记·释钞序:“五藏者,四阿含外加一杂藏。长、增、中、杂是为 四含 。 杂藏 者,分...三行者:福行、罪行、不动行。 一、福行 为欲界之善业,当招乐果,是为福行。 二、罪行 为欲界之恶业,当...(人名)Viśvāntara,太子名。旧云苏达拏太子是也。寄归传四曰:东印度月官大士作毗输安呾啰太子歌,词人皆舞咏遍...(术语)释家以明心见性为了悟。传法正宗记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南方之西端。贤劫十六尊之一。密号曰圆满金刚。高竖大智之幢幡,以破戏论为德。白肉色,...【二种愚夫之相】 p0034 瑜伽八十五卷七页云:复次有二种愚夫之相。何等为二?一者、于所应求,不如实知。二者...【妄语】 十恶之一,又作虚妄语、虚诳语。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的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大智度论》卷...【如来四众人天各立】 p0581 瑜伽十五卷二页云:又四因缘故;于人趣中,建立如来四众。三因缘故;于天趣中建立...(杂语)言语与意味。止观一上曰:言味相符。...【多人行杀一切皆成杀生业道】 p0624 俱舍论十六卷十一页云:若有多人集为军众,欲杀怨敌,或猎兽等;于中随有...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又称观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度诸有流生死八难有缘众生经、十往生...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现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总想自己弄出点什么名堂,试图把自己与社会、与团体脱离开,最后成为个孤家寡人。我认为这是...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许多...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代表着阿弥陀佛的慈悲。这位菩萨,按有关经典记载,是早已实成...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老方丈叫住了,老方丈对小沙弥说:果核是树木的心脏,不要随手...
问: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础上,能上品上生吗?我常想,自己真的就是罪恶生死凡夫,往生时也只配下品下生...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着一根拐杖来到佛陀这里,想要求见佛陀。这时门卫阻拦住他,不...
以下所述,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真实故事。 因为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所以我从小就在医院长大。对于母亲从...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
章义道钦禅师
【五灯会元】
金陵钟山章义院道钦禅师,太原人也。初住庐山栖贤,上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我寻常示汝,何不向衣钵下坐地,直下参取,须要上来,讨个甚么?既上来,我即事不获已,便举古德少许方便,抖擞些子龟毛兔角,解落向汝。诸上座欲得省要,僧堂里、三门下、寮舍里参取好!还有会处也未。?若有会处,试说看,与上座证明。」僧问:「如何是栖贤境?」师曰:「栖贤有甚么境?」问:「古人拈椎竖拂,还当宗乘中事也无?」师曰:「古人道了也。」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和尚指示。」师曰:「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后江南国主请居章义道场。上堂:「总来这里立,作甚么?善知识如河沙数,常与汝为伴。行住坐卧,不相舍离。但长连床上稳坐地,十方善知识自来参,上座何不信取,作得如许多难易。他古圣嗟见今时人不奈何。」乃曰:「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不觉,此乃嗟汝诸人看却不知,且道看却甚么不知?何不体察古人方便,只为信之不及,致得如此。诸上座但于佛法中留心,无不得者。无事体道去!」便下座。僧问:「百年暗室,一灯能破时如何?」师曰:「莫谩语。」问:「佛法还受变异也无?」师曰:「上座是。」僧问:「大众云集,请师举扬宗旨。」师曰:「久矣!」问:「如何是玄旨?」师曰:「玄有甚么旨?」
上篇:罗汉智依禅师 | 下篇:报恩匡逸禅师 |
梵名 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la。凡三卷。唐开元十四年(726)输波迦罗(即善无畏三藏)译...
五藏
三行
毗输安呾啰
了悟
智幢菩萨
二种愚夫之相
妄语
如来四众人天各立
言味
多人行杀一切皆成杀生业道
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学佛不能学成孤家寡人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罪恶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吗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