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报恩慧明禅师,姓蒋氏。幼岁出家,三学精练。志探玄旨,乃南游于闽越间,历诸禅会,莫契本心。后至临川谒法眼,师资道合。寻回鄞水大梅山庵居。吴越部内,禅学者虽盛,而以玄沙正宗置之阃外,师欲整而导之。一日,有新到参,师问:「近离甚处?」曰:「都城。」师曰:「上座离都城到此山,则都城少上座,此间剩上座。剩则心外有法,少则心法不周。说得道理即住,不会即去。」僧无对。僧问:「如何是大梅主?」师曰:「阇黎今日离甚么处?」僧无对。师寻迁天台山白沙卓庵,有朋彦上座博学强记,来访师敌论宗乘。师曰:「言多去道转远。今有事借问,只如从上诸圣及诸先德,还有不悟者也无?」彦曰:「若是诸圣先德,岂有不悟者哉!」师曰:「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今天台山嶷然,如何得消殒去!」彦不知所措。自是,他宗泛学来者皆服膺矣。
汉乾祐中,忠懿王延入府中问法,命住资崇院。师盛谈玄沙及地藏法眼,宗旨臻极。王因命翠岩令参等诸禅匠及城下名公定其胜负。天龙禅师问曰:「一切诸佛及诸佛法,皆从此经出,未审此经从何而出?」师曰:「道甚么?」天龙拟进语,师曰:「过也。」资严长老问:「如何是现前三昧?」师曰:「还闻么?」严曰:「某甲不患聋。」师曰:「果然患聋。」师复举雪峰塔铭问诸老宿:「夫从缘有者,始终而成坏;非从缘有者,历劫而长坚。坚之与坏即且置,雪峰即今在甚么处?」﹝法眼别云:「只今是成是坏?」﹞宿无对,设有对者,亦不能当其征诘。时群彦弭伏,王大喜悦,署圆通普照禅师。
上堂:「诸人还委悉么?莫道语默动静、无非佛事好!且莫错会。」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汝还见香台么?」曰:「某甲未会,乞师指示。」师曰:「香台也不识。」问:「离却目前机,如何是西来意?」师曰:「汝何不问?」曰:「恁么则委是去也。」师曰:「也是虚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特地伸。」问:「是甚么意?」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十万八千真跋涉,直下西来不到东。」问:「如何是第二月?」师曰:「捏目看花花数朵,见精明树几枝枝。」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佛陀具足三达之智,于古往今来无不通晓,其所说经典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之弘深,以自然无造为本,然佛经中所演不...(印相)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曰:二手合掌二头指屈而相着,如剑形。真言曰:那谟三曼多勃驮喃,阿尾啰吽欠。...指根性钝劣,毫不足取之凡夫。禅林中,师家每以“破凡夫”一词对学人痛下钳锤,冀其成可造之才。云门录卷中(大四七...【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p0750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谓于善法,不舍勤勇,精进无断。是故...(杂语)举十念而上摄多念下摄一念也。无量寿经上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梵名 Cundī。又作准提、准胝、准泥、准提观音、准提佛母、佛母准提。意译作清净。护持佛法,并为短命众生延寿护命...(术语)诸佛三德之一。如实照了诸法而无碍者,即菩提是也。【又】有智慧,有行德者。谓智德兼备之高僧也。...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 p5882...【所应习法】 p0740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所应习法云何?谓善有为法。...于自财物。及所摄受。起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染。是名着贪。...(杂语)列者列次之义,刹者佛土成寺院之总称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 其实,这...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经》的时候,在十一集里面讲要舍今生,不要妄生度众生的心。还...问: 师父说,今生的命运只能做局部的改变,很难做整体的改变,要如何做,才能做最大限度的改变命运? 净界法师答:...
原文: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不患有业,唯患有心。有业无心,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康熙大帝在继位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在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
报恩慧明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永明道潜禅师 | 下篇:报慈行言导师 |
造业受报,必有归趣之处。趣谓趣住之意,众生因业因而趣住所受报之处也。趣报有六,故名六趣,亦名六道。道者,能通...
六事明经意
毗卢遮那五字剑印明
破凡夫
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乃至十念
准提
智德
精明
所应习法
着贪
列刹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心志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如何最大限度的改变命运

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竞争对手是前进的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