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譬喻)譬地狱等之恶趣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令我今者枯竭血海,超越骨山。闭恶趣门,开涅槃路。...【如来除灭于义不善补特伽罗所有犹豫】 p0585 瑜伽九十一卷十九页云:又二缘故,如来除灭于义不善补特伽罗所有...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能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云何所识?几是所识?为何义故观所识耶?谓无分别故,有分别故,因故转故相故,相所生故,能治所治故,微细差别故,...(术语)四法之一。如理修习作行也。通于身语意之三业。汉书儒林传曰:严彭祖曰: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淮南...(术语)僧伽有理事二和,同一界内之僧,身口意三业无乖角,谓之事和。同破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谓之理和。...(术语)天台宗之教相判释。立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为八教。...梵语 āvenika-karman。“共业”之对称。指有情各自依身所感之善恶业。反之,众生共通之业因称为共业,能感自他共同...优禅伽摩,梵语 uccavgama。又作忧承伽摩鸟、郁遮鸟。意译高逝鸟、高行鸟。起世因本经卷二郁多啰究留品(大一·三七...梵名 Uttara-kuru,巴利名同。又作北俱卢洲、郁多罗究琉、郁怛罗越、嗢怛罗矩嚧、殟怛罗句嚧。为须弥四洲之一。起世...法华经为诸佛出世本怀之经,故于说时必先现六种的祥瑞,作为开经之由序缘起,叫做法华六瑞序。 一、说法瑞,先...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 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 一、...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种功德:第一个,明了。所以你打完坐的时候出来,你的心特别的...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问: 弟子今年三十岁,因患有心理疾病,经济条件可以不需工作就维持生活,所以一年也不出几次家门。我一个同龄朋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同修: 今天下午想讲的问题是《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石头还会出汗吗?」 本份事是成佛、开悟、解脱、救度众生等的...问: 生老病死有很多痛苦,我们应如何放下心身。 答: 不管帝王将相,名士豪富,最终都离不开生老病死。不管子孙满...
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语和行为,做了亏心事,造成了不好的后果,那么这...
甘贽行者
【五灯会元】
池州甘贽行者,一日入南泉设斋,黄檗为首座。行者请施财,座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甘曰:「恁么道,争消得某甲[贝*亲]。」便将出去。须臾复入,曰:「请施财。」座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甘乃行[贝*亲]。又一日,入寺设粥,仍请南泉念诵。泉乃白椎曰:「请大众为狸奴白牯念摩诃般若波罗密。」甘拂袖便出。泉粥后问典座:「行者在甚处?」座曰:「当时便去也。」泉便打破锅子。甘常接待往来,有僧问曰:「行者接待不易。」甘曰:「譬如喂驴喂马。」僧休去。有住庵僧缘化什物,甘曰:「有一问,若道得即施。」乃书「心」字,问:「是甚么字?」曰:「心字。」又问妻:「甚么字?」妻曰:「心字。」甘曰:「某甲山妻亦合住庵。」其僧无语,甘亦无施。又问一僧:「甚么处来?」曰:「沩山来。」甘曰:「曾有僧问沩山:如何是西来意?沩山举起拂子。上座作么生会沩山意?」曰:「借事明心,附物显理。」甘曰:「且归沩山去好!」﹝保福闻之,乃仰手覆手。﹞
上篇:陆亘大夫 | 下篇:关南道常禅师 |
【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坏】 p0559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三卷十页云:且初火劫,将烧坏时,赡部洲人,寿八万岁。安隐...
血海
如来除灭于义不善补特伽罗所有犹豫
大菩提
所识
修行
理和
天台八教
不共业
优禅伽摩鸟
郁单越
法华六瑞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这样算是厌离娑婆的表现吗
昌臻法师《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报
生老病死时如何放下心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