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十九页云:又二缘故,如来除灭于义不善补特伽罗所有犹豫。一者、显示种种文词所表一义;文有差别,义无差别。由是能令断除犹豫。二者、开显圣教广义。由此能令于义通达。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四无量】 p0416 瑜伽十二卷十二页云:复次,云何建立四无量定?谓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无苦无乐,二者有苦,三者...(名数)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三行空,三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等诸佛回向】 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三位。此位菩萨,学三世诸佛悲智双行,不著生死,不离菩提,修回向事。参阅...禅林中,师家接引学人的两种机法。卷,意即收,与“把住”同义,属于“打破否定”之接化方法;舒,意即放,与“放行...【成就阿赖耶识与成就转识四句分别】 p0669 瑜伽五十一卷十一页云: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耶?设成就...梵名 ārya-mahā-sahasra-pramardinī。凡三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杂语)固执事物而不离之心也。广百论释曰: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中论疏三末曰:方广之流闻无生,乃更增...(术语)白为表白。赞为赞叹。赞佛德之语名为白赞。又白佛叹佛赞也。见象器笺十三。...全一卷。残本。为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之佛教故事集。由山口光圆发现于滋贺县之古刹。昭和二年(1927),古典保存会复制...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但不管是哪一本书,都是对生命的塑造,所...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阿那律: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阿泥噜多、阿泥律陀。意译为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时候,为劝勉常住僧众虔诚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以消灾厄,记得...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亲近外道,还毁谤佛法,认为出家沙门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解脱圣者...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五戒中,杀戒亦放于第一位,显示杀业乃罪祸之首。 《正法念处...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说:这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如来除灭于义不善补特伽罗所有犹豫
【法相辞典】
【如来除灭于义不善补特伽罗所有犹豫】 p0585
上篇:如来成就六分得名无间论师子王 | 下篇:如来解脱及离盖住与阿罗汉解脱及离盖住 |
(术语)自上入于下也。自理入于事也。报恩经二曰: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唐华严经三十九曰:受佛智识堕在佛教,...
四果
四无量
七空
感应道交
等诸佛回向
卷舒
成就阿赖耶识与成就转识四句分别
守护大千国土经
执心
白赞
打闻集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什么都修不进去,你就念地藏菩萨圣号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来由

如何对治瞋心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得蒙脱险之经历
阿育王善巧度弟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