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位于绥远归绥城内之喇嘛寺。寺,蒙古语称作“召”或“招”。归绥一带,大、小之召甚多,而以锡拉图召为最著名。锡拉...(菩萨)Vajragarbha,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之一。华严经说金刚藏菩萨十地品。此菩萨明王,现忿怒身,或持金刚杵以伏...【有诤无诤诸法差别】 p0558 瑜伽六十五卷十二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有诤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由事故,...【二种资粮】 即福德、智德二种资粮。以此二德为资益己身之粮,得证佛果,故称资粮。一、福德资粮,谓布施、持戒等...谓如来常住无有变异的意思。...【五浊】 p0251 瑜伽四十四卷十八页云:言五浊者:一者、寿浊。二者、有情浊。三者、烦恼浊。四者、见浊。五者、劫...(术语)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杂名)Phalgunamāsa,又曰颇攞遇抳,叵勒拏,颇勒窭拏。十二月也。叵罗虞那为星宿名,么洗译月。西域记二曰:颇...大乘佛教之究极,谓烦恼即菩提,意即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犹如冰之于水,相即不离;比喻菩提如水,烦恼如冰,故有烦...指极短的时间。佛经说在人的一个念头中就含有九十个刹那。...【唯识】 梵语 Vijnapti-matrata、音译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语倒置,称为识唯,汉土译为唯识。识者心之别名,所谓唯识...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厌离心出不来。 尤其末法的众生,他...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回忆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缘的是三宝清净...泥土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
※张三丰真人说:人生在天地之间,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秀,具有阳刚之气,夫妻间的关系乃是伦常之道。如果超越了夫妻...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有作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谓不胜枚举。但是,也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无所作为,未见成就,...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是必到之处,就是慧济寺。慧济寺呢俗称叫做佛顶山,也是我出...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僧和俗的关系。 昨天有介绍,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共同构成佛教...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时,人为助念,还有作用否?如有作用,则本人已神识昏迷,不觉...
云际师祖禅师
【五灯会元】
终南山云际师祖禅师,初参南泉,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泉曰:「与汝往来者是。」师曰:「不往来者如何?」泉曰:「亦是。」曰:「如何是珠?」泉召师祖,师应诺。泉曰:「去!汝不会我语。」师从此信入。
上篇:白马昙照禅师 | 下篇:香严义端禅师 |
(名数)严饰清净法界之五种庄严法也。苏悉地羯罗经上曰:应当一心听是胜上微妙法则,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何谓为五...
锡拉图召
金刚藏菩萨
有诤无诤诸法差别
二种资粮
佛性常住
五浊
第一义
叵啰虞那么洗
烦恼冰
一刹那
唯识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应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泥问佛祖

寿康宝鉴之戒淫格言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