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香严下堂义端禅师,上堂:「兄弟,彼此未了,有甚么事相共商量?我三五日即发去也。如今学者,须了却今时,莫爱他向上人无事。兄弟,纵学得种种差别义路,终不代得自己见解。毕竟著力始得,空记持他巧妙章句,即转加烦乱去。汝若欲相应,但恭恭地尽,莫停留纤毫,直似虚空,方有少分。以虚空无锁闭,无壁落,无形段,无心眼。」时有僧问:「古人相见时如何?」师曰:「老僧不曾见古人。」曰:「今时血脉不断处,如何仰羡?」师曰:「有甚么仰羡处?」问:「某甲不问闲事,请和尚答话。」师曰:「更从我觅甚么?」曰:「不为闲事。」师曰:「汝教我道。」乃曰:「兄弟,佛是尘,法是尘,终日驰求,有甚么休歇。但时中不用挂情,情不挂物,无善可取,无恶可弃。莫教他笼罩著,始是学处也。」问:「某甲曾辞一老宿,宿曰:‘去则亲良朋,附善友。’某今辞和尚,未审有何指示?」师曰:「礼拜著。」僧礼拜,师曰:「礼拜一任礼拜,不得认奴作郎。」
上堂,僧问:「如何是直截根源?」师乃掷下拄杖,便归方丈。上堂:「语是谤,寂是诳,语寂向上有路在。老僧口门窄,不能与汝说得。」便下座。上堂,问:「正因为甚么无事?」师曰:「我不曾停留。」乃曰:「假饶重重剥得,净尽无停留,权时施设,亦是方便接人。若是那边事,无有是处。」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全一卷。明代僧费隐通容(1593~1661)撰,法嗣百痴行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本书内容包括总引、西序、东序。...指五蕴之果报,乃过去烦恼所生之果,即种子所生之果。而果所生之种子,则称果子。今生之烦恼而有未来之报果,故为有...唐代僧。河南汝阳人,俗姓杨。历代祖先皆为官宦。师每见罪人,辄叹曰:“人本无罪,无明陷之;地狱本无,夙业感之。...(名数)凡密教有四种之金刚藏,百八名赞以文殊为金刚藏,理趣经以虚空藏为金刚藏,又以金刚萨埵为金刚藏,陀罗尼集...全一卷。唐代义净(635~713)译于景龙四年(710)。又作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指自性、正法、教令三种轮身。又作三种轮身、三轮。即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分为从果向因、从因至果等二种次第;于从果...庄严佛坛的法器道具,如花瓶香炉等是。...(术语)大乘之异名。唐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人名)东土之二祖慧可大师也。六祖坛经序曰:西传四七,至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可大师者,...证悟诸法一实相的智。...(术语)解释本经义理者。疏者疏通之义,疏通义理之意。止观七下曰:览他义疏。洞识宗途。...(印光大师校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
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车,巴不得他得癌症赶快死了,见不到你...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产;害怕自己永远都找不到生命中那个特殊的人;或者害怕会失去...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把它分成两个重点,一个叫做理观,一个叫做事修...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 宝车百乘,也是有愁有烦; 高官厚禄...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只有在思想的活动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一个思想中人也...
(转自腾讯佛学)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腾讯的网友们,大家吉祥!今天是冬月的十七,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阿弥陀佛的圣...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事。事虽然多,眼睛已经打开,不怕多,能了一件少一件。那么...问: 在《一函遍复》中提到对治女人烦恼的八敬法,女人要孝敬公婆,敬爱丈夫。可是弟子的丈夫不信因果、诽谤正法、...
香严义端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云际师祖禅师 | 下篇:灵鹫闲禅师 |
(名数)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于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
丛林两序须知
子果
发光
四种金刚藏菩萨
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三轮身
佛具
第一乘
可大师
一相智
义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提起佛号,把瞋恨心降伏下来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人,争个什么呢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阿弥陀佛是谁?为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