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义净(635~713)译于景龙四年(710)。又作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观自在菩萨应佛之允许,宣说无障碍观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陀罗尼,佛复谓若诵此咒一遍,即能除罪免难、成就事业;且若日日诵持一百零八遍,则可感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及观世音菩萨所居之补怛罗山,免堕恶道。又本经之异译有唐代实叉难陀所译之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之第一品、唐代宝思惟所译之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之前半、唐代菩提流志所译之如意轮陀罗尼经之第一、二品。[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净土依凭经论章疏目录] p237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风轮之际限,是一世界之最底下也。...(名数)贪瞋痴之三毒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智度论六曰:闻三善则喜,闻三不善...佛经中表示极限或省略中间语句之词,其梵语有二:(一)yāvat,巴利语 yāvant,中略之义,相当于英语 as far as。杂...【分别相】 p0384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分别相?谓思未来诸行之相。...又作守塔僧。指守祖塔之比丘,或转为一寺住持之自称。 p2389...(经名)十二部经之一。梵语和伽罗那Vyākarana,译曰授记。又曰记别。俱舍光记十八曰:正理四十四云:言记别者,谓...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戒能伏贪爱心;定能伏嗔恚心;慧能伏邪痴心。持...(物名)以五色彩画之旗也。行事钞下四曰:其堂中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左手中系一彩幡,脚垂曳...【欲界有三十六处】 p0988 瑜伽四卷二页云:处所建立者:于欲界中、有三十六处。谓八大那落迦。何等为八?一、等活...(术语)阏伽之水也。华者,取其清净之义。真言修行钞一曰:道范云:寅一点水花开故,取彼清净华水用供养法,故云华...梵名 Ulūka,巴利名同。印度六派哲学中胜论派之祖。又作优楼迦、忧流迦、呕庐迦、嗢露迦、优娄佉、羯拏仆(梵 Kan...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公主受到某种妖魔或巫婆的咒术所魅惑,变成植...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不容易,有个故事说一个婆婆万缘放下,小孙子掉到井里了,她...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有千斤重担一样。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呢?有的放不下家务,放不下...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要常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我们可以不管别人好坏,但对于自己的...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就有很大助益。我们这一世的生命是因缘所生法,八苦交煎,本质...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圣谛法门,思惟世间苦、空、无常,法喜心生,随即证得初果,于...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问: 师父,《金刚经》上讲一切法得成于忍中的这个忍该怎样去理解呢? 慧广法师答: 师父个人的愚见,这个忍应是六...
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意 | 下篇:如意珠藏 |
【现量】 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的标准。现量...
风轮际
三不善根
乃至
分别相
守塔比丘
记别经
戒定慧
五彩幡
欲界有三十六处
华水
优楼佉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净业行人要常感悟生命无常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