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证圣道之位次。百缘经曰:获得须陀洹果,求入道次。...(一)指阿赖耶识。唯识宗比喻第七末那识为波浪,而以能生起末那识之第八阿赖耶识为能藏之海。吽字义(大七七·四○六...【我痴】 为四根本烦恼之一,痴是无明的意思,于诸事理迷闇为性。此无明迷于我理,与我见相应,故曰‘我痴’。此无...(传说)有王无道,养一鹦鹉。聪明能言。见王无道,言其恶,王惭而受谏。见鹦鹉谏王经,义楚二十三。...(术语)母陀罗手。亦云吉祥手。即结决定印也。...亦名:作衣方法、袈裟作法 子题:条叶三相、鸟足缝、揲叶、[袖-由+聂]叶、割揲通三衣、[袖-由+聂]叶局下衣、减缦、...人能持行五戒十善,即能报得欲天之地位,及不坠人之地位,人境不须述,兹但述欲天。 六欲天三藏法数云欲界六天...【相】 p0833 瑜伽十三卷三页云:何等为相?谓二种相。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缘此故...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四摩】 此云别住。此处作法,余不相通。...【五相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p0289 瑜伽四十六卷八页云:又诸菩萨、由五种相,于诸有情、能作一切饶益之事。何等为五...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浅深的行仪。现代净业行人可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状况,择一相宜...
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这个举头三尺有神明。他只信我这一辈子,我只要能得到我的金钱、我的五欲的享...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尼人数继续增加,士大夫也纷纷逃禅,在这样一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应该是五谷、蔬菜,不应该吃动物。因为动物也是一个生命,一个...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人不发道心,死又没有我年轻人的份,死都是死老鬼,却不知「黄...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
白马昙照禅师
【五灯会元】
荆南白马昙照禅师,常曰:「快活!快活!」及临终时叫:「苦!苦!」又曰:「阎罗王来取我也。」院主问曰:「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师举枕子曰:「汝道当时是,如今是?」院主无对。﹝法眼代云:「此时但掩耳出去。」○此乃天王悟事丘玄素,具载碑中。今从传灯,不复移改。﹞
上篇:子湖利踪禅师 | 下篇:云际师祖禅师 |
指如来藏。为三论宗所明“八不”中之四者。依中道之正见,即为“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之义;而视诸法有生灭去来者,...
道次
藏海
我痴
鹦鹉谏王
母陀罗手
三衣作法
报分
相
华严三圣
四摩
五相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杀猪宰羊大办葬礼会增加逝者罪业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拯救刀兵劫的万德洪名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