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约千卷。日本饮光慈云尊者编著。搜集梵字及梵语学习上之参考资料,以供学习之便,今流通于日本各地。全书计分成本诠...(杂语)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曰:慧琳者,秦郡人。姓刘氏,少出家,住冶城寺。尝着均善论,其词曰:有白学先生,以为...亦名:无根重罪谤戒开缘、无根谤戒开缘 子题:想心实、瞋境实、前事实、真境实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不犯者,三...【躭着睡眠等戒】 p0938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躭睡眠乐卧乐倚乐;非...名四神足。前之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长,定力小故。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指十二因缘中之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者。据华严经疏卷三十九、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六十六等载,以十二因缘配于...【楼炭】 此翻成败。...(术语)如来之身口意三密各无量无边而无边际,故称为三无尽庄严藏。大疏一曰:所谓庄严者,从一平等身,普现一切威...(术语)三十二相中之梵音深远相是也。...谓现法中。贪瞋癡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言。...【所知依】 p0735 世亲释一卷六页云:此中所知依殊胜殊胜语者:所应可知,故名可知。所谓杂染清净诸法。卽三自...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观受持,但其实最佳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超情离见受持。 怎么...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可信今人。今人如果说他是一个大彻大悟,已经具足这个慧眼的话...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君向孔子请教,他说: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不吉祥的事情,有没...1、念佛法门殊胜极妙。 2、信愿念佛,决定往生。 3、念佛乃人生最快乐的事。 4、念佛人,有大福报,有大智慧。 5、...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在我们平凡的日用生活之中。千万不要去求玄寻妙,要死去偷心,...正知正见 问: 老和尚为什么要造大道场?我们在埔里已有这一个大道场了,还要在世界各地造道场做什么? 答: 就好...
鱼翅过去是皇室的贵族食物,但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鱼翅越来越平民化。鱼翅受到如此追捧,在于很多人认为鱼翅营养...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什么相不理它,就叫寂灭忍,都寂静下来,不躁动,不粗暴。 ...
我痴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我痴】为四根本烦恼之一,痴是无明的意思,于诸事理迷闇为性。此无明迷于我理,与我见相应,故曰‘我痴’。此无明有两种,一者相应无明,二者不共无明。相应无明,是指第六识与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相应而起者。不共无明分为两种,一为独行不共,是与第六识相应、而不和根本烦恼相应者。一为恒行不共,这唯与第七识相应。此处所称的我痴,即是恒行不共无明,这无明是不明无我之理,与我见相应,故名我痴。我痴居四烦恼之首,一切烦恼,皆由此无明而生起。参阅‘四烦恼’条。
上篇:我语取 | 下篇:成所作智 |
(杂名)指人之心,即肝脏。...
梵学津梁
白学黑学
无根波罗夷谤戒开缘
躭着睡眠等戒
四如意足
现在五果
楼炭
三无尽庄严藏
梵音相
阿罗汉果者
所知依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
念佛法语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妙莲老和尚《法海释疑》

鱼翅暗藏的五个「恐怖」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