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二乘人趣向寂灭之涅槃,谓之趣寂。五性中之声闻定性独觉定性也。唯识述记八本曰:彼趣寂者,心乐趣寂,为此...【利慧】 p0703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利慧者:尽其所有,如其所有,皆善了知故。 二解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于天台宗所说“空、假、中”三观中,“假”并不仅作“假观”一义解,亦表示即空观、即中观之假,故称一假一切假。(...(术语)化俗者,教化世间之人。以此为缘而使之入于佛法也。...指金与银。生,梵语 jāta-rūpa,巴利语同,又作生色,谓本来之色,即金之意;像,梵语 rūpya,巴利语 rūpiya,...ahan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各类阿含经的统称。为梵文的音译,也作阿晗 、阿含暮、阿笈摩等。《长阿含经序》意译为...又作大力住持、大力无明。即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具有大力,能生起一切枝末之染法,而为大地万物之所依住,故称大力住...【鼻识自性】 p1279 瑜伽一卷七页云:云何鼻识自性?谓依鼻、了别香。...梵语 pratyātmādhigama。又作自内证。即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之真理。据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以内证为基础而表现...(行事)念阿弥陀佛而愿往生极乐之人之佛事也。...【胜解决择】 p1104 杂集论十六卷六页云:胜解决择者:谓由闻慧,如所闻教,起胜信解。...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大安法师答: 临终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念佛的心,不论是你...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想为地球尽点心力吗?从少吃肉开始吧! 「吃素救地球」大家应该多少有耳闻,环保素食主义者正大力推广这项诉求,当...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它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过去只能当回忆。但问题在哪里呢?因为每...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这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进入佛教,...
稍有点修行体验的:妄念来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这个妄念压下去。你越压这个妄念,妄念就跳得越高。纵然你有点功夫...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法你就很清楚了。 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惟...
拘那含牟尼佛
【五灯会元】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
上篇:拘留孙佛 | 下篇:迦叶佛 |
【五种义】 p0256 显扬五卷三页云:五种义者:一、所遍知事。二、所遍知义。三、应遍知。四、得遍知果。五、受用遍...
趣寂
利慧
一假一切假
化俗结缘
生像
阿含(agama)
大力住地
鼻识自性
内证
往生讲
胜解决择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不必去想着以后的事情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少吃肉的七个秘诀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不理睬妄念,是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