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ratyātmādhigama。又作自内证。即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之真理。据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以内证为基础而表现于外之活动,称为外用。内证系自己所独自证得者,故又称己证。由此独自证得之见解所开示之法,即称为己证法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二(大四六·二二五下):“五百比丘,无非正说,各说己证,名随自意。”成实论卷一(大三二·二四四中):“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俱舍论卷六、成唯识论卷十、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九、大日经疏卷一、法华玄义卷五上] p12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胎藏界之中台称为八叶院。即八叶之莲华,有中胎八叶之九座,而九尊住立,其中胎之尊即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也。...【五现见三摩钵底】 p0283 瑜伽十二卷十九页云:复次云何五现见三摩钵底?谓诸苾刍、卽于此身等,广说如经。已见谛...梵语 an-icchantika。又作阿阐提。意译作不乐欲、无欲、随意作。为法相宗所立五姓中无性有情之一。即不乐欲入涅槃之...【省事论】 p0890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省事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多事过患,省事功德;故名省事论。...(天名)Cinti,天名。译曰善思惟。玄应音义四曰:真胝:胝,作尸切。此云善思惟,是天名也。...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名,能自化五欲境而自娱乐,故名。...(本生)王名,释尊因位为尸毗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三十五曰:尔时毗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术语)二法身之一。就三身中之法身而分理智之二,所证之理体为理法身,能证之智慧为智法身。依新译家则理法身者无...(术语)教化引导众生也。八十华严经二曰:种种教门常化诱。...(饮食)毒果名。慧琳音义四十一曰:紧池果,梵语也,西国大毒药名也。此果端正,人见生爱。愚夫执之,触着即死。故...又作镇主。指守护寺院等之神祇。印度自古即有此类神祇,如四天王等。于中国,伽蓝守护神、土地神乃保护寺院建筑或土...(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倘一心...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法门皆用止观。有人误会,止观属于天台,不是的!佛法不外止...一般人只知道无常是损坏、消失、死亡等消极面的现象,这绝对是错误的观念。 正确的无常思想,可以产生努力、改进、...○ 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委屈,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无奈。当一切既定成为现实的时候,要学会接受,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你要贪着于它,你就着魔了。看起来你很...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人生一瞬,世间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经常想到,人的一生须走好六座大桥,六座桥有一座没过去,没走好,人生都...
内证
【佛光大辞典】
上篇:内薰 | 下篇:内证智 |
(一)又作心中心真言。于诸尊秘法中多有心中心真言、心真言、根本真言等三种。心中心真言乃从诸尊内证本誓之三种真言...
八叶之中尊
五现见三摩钵底
阿阐底迦
省事论
真胝
乐变化天
尸毗迦
理法身
化诱
紧池
镇守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圣严法师《否极泰来》
学会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