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n-icchantika。又作阿阐提。意译作不乐欲、无欲、随意作。为法相宗所立五姓中无性有情之一。即不乐欲入涅槃之义。玄应音义卷二十三:“阿阐底迦,此云无欲,谓不乐欲涅槃。亦言阐底柯,此云多贪,谓贪乐生死,不求出离,故不信乐正法。旧言阿阐提,译云随意作也。”或为梵语 icchantika(一阐提)之同类语 aitthajtvika 之讹音。[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参阅“一阐提”85) p36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自杀自身之罪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引教明无罪)自杀自身,如善生经,无有罪失,不起他想,无瞋心故...(杂语)四坐法之一。密教行者,修敬爱法,或降伏法时所结之坐法也。略出念诵经一曰:若欲降伏,应面向西,结贤坐而...(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声闻无漏种子者。唯修声闻之因,证声闻之果,不更进求佛道,是曰定性声...指人之寿命。盖寿命随光阴而流转迁谢,故称为命光。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四上):“纵汝形销,命光迁谢。(中...又作镇主。指守护寺院等之神祇。印度自古即有此类神祇,如四天王等。于中国,伽蓝守护神、土地神乃保护寺院建筑或土...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 谓眼...【躭着】 p09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躭著者:谓坚执已得,无所营为故。...(术语)即戒律。以毗尼藏之所诠是制止邪非之教故也。南山戒疏一上曰:教由制兴,故名制教。...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三千威仪,若无塔寺,无比丘僧,有盗贼处,国君不乐道,到彼国不着三衣者得。若三衣在下,身...修行佛道时,从因位(例如菩萨位)次第进入果位(例如佛位),如此向上进修者,即称从因向果,或从因至果。反之,自...指疑惑之执念。于见道之时断除。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大四四·二九七中):“起信谓用者,以此论中能破疑执,生正信...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的命里面所固有的,都直接牵涉到因与果的关系。佛说,所有一切...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求往生的愿不恳切的话,那就好像入大海而...诸位法师、诸位新戒子: 大家阿弥陀佛!这一次三坛大戒的因缘非常殊胜!大师慈悲,特别为我们佛教的下一代举办...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并请求准许留下来修行。 我希望你不怕受苦。阿姜查事先声明...大家看到本焕也不打香板,也不站着讲话,要坐着讲话,这个是什么?这个叫老苦。过去不是这样。过去从49年开始当方丈...问: 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号?是清清楚楚的念佛号就好?还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忘...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 醒了之后,她家里头的佣人生...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忏悔要相信因果报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果报...
阿阐底迦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阿颠底迦 | 下篇:阿兰若 |
【如法乞求】 p0577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云何名为如法乞求?谓如所应求,如所从求,而乞求故。云何名为如所应求...
自杀不死犯兰
贤坐
定性声闻
命光
镇守
六尘
躭着
制教
三衣难开不着
从因向果
疑执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慧律法师《修行人的通病》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本焕老和尚:讲话的是谁
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