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金与银。生,梵语 jāta-rūpa,巴利语同,又作生色,谓本来之色,即金之意;像,梵语 rūpya,巴利语 rūpiya,又作似色,似生色之色,即银之意。二者合称为生像,又作生色似色,或生色可染。在律宗,禁止出家者手取生像(金银)。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大二四·九二六中):“尽形寿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持沙弥戒。”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大四○·四二一上):“生色即金,天生黄故;似色即银,可涂染故。”[大般若经卷三八○、摩诃僧祇律卷十、四分律卷七、卷三十四、翻译名义集卷三] p20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以譬佛之教法度人也。...亦名:邬波塞迦、善宿、清信士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杂含云,何名优婆塞?在家清白,修习净住,男相成就,口说三...(名数)弥勒,文殊,观音,普贤,谓之法华四大菩萨。又涌出品所说之上行等四菩萨也。...梵语 vālapatha。(一)又作毛端、毛头。指极小之场所。 (二)指凡夫。又作毛头。谓凡夫心行不定,犹如轻毛之随风飘荡...(天名)天女名吒罗佉,能藏金宝,故号宝藏。能祈祷之者,可获无尽之宝财。见宝藏陀罗尼法。...【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p0357 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梵语 nirupadhi?esa-nirvāna。为“有余涅槃”之对称。四种涅槃之一,九谛之一。新译为“无余依涅槃”。依,指依身...多求无厌足为贪;贪心固执而不离为着。指于诸欲染中贪爱执着。贪着系起于邪念,由贪着遂生种种烦恼。遗教经(大一二...(山名)一作普陀。在浙江定海县东海中。亦名普陀山。...(物名)护摩之火炉也。大日经二曰:如其自肘量,陷作光明坛。...一贪毒 二嗔毒 三痴毒 次见爱而辨三毒者。此二科既有合离之异。事须分别。若合但取痴一分为见。余一分及贪恚。并...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思义,空虚就是指我们心里没有东西,是心灵的贫穷与饥饿相;或...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世界都是苦的,这个世界本身是苦的。 要怎样离苦、怎样得乐...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净住说法,当时城中有九十六种外道,各自拥有祠祀道场及许多信徒。 当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禅净同归之说,所以也将净宗的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判入顿教。因...鸠摩罗什(西元 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聪敏,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念云: 以此供水及米粒,施与一切神鬼等众。惟愿是诸神鬼等...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有一天,途经...
生像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生过相似过类 | 下篇:生论 |
凡七卷。日僧白隐慧鹤(1685~1768)着,一诺编。日本宽延三年(1750)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系慧鹤评唱大灯...
船筏
优婆塞
四大菩萨
毛道
宝藏天女
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无余涅槃
贪着
补陀
光明坛
三毒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