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据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小乘之三宝即:(一)小乘佛宝,指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所示现之丈六紫金相。盖如...【缘有所缘缘无所缘法】 p1305 品类足论七卷七页云:缘有所缘缘无所缘法云何?谓缘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旷野城,六群为佛修治讲堂,周匝自掘地。长者讥嫌不知正法,断他命根,白佛因制。后教...(术语)Tathāgata,又作怛闼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驮,怛他檗多,怛他檗多夜,多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梵语 gandharva,巴利语 gandhabba,西藏语 dri-za。又作健达缚、犍闼婆、彦达婆、干沓婆、干沓和、巘沓缚。意译为...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病,日时欲过,或命梵难疾疾食者。”(含注戒本卷下·一○·五)...梵名 Vālmīki。又译作跋弥。意译蚁垤。相传为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耶那(梵 Rāmāyana)之作者。有关其神话之传说很...【于怨害有情所修摄受想】 p0754 瑜伽四十二卷八页云: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摄受想?谓诸菩萨、应如是学...【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 p1362 瑜伽五十七卷十三页云:问:若彼诸行,亦有四德相应可得;云何唯观为过失耶?何...(地名)斑足王之国也。仁王以良贲疏下一曰:梵云提婆罗,此云天罗。梵Devala。...佛陀入灭后,大阿罗汉得宿命智,见自身过去堕三途,故起大悲心,常悲三途众生之苦而啼泣,故称泪堕尊者。[观经玄义...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陀佛、观音、势至也有过诅咒他们的念头,不知是否障碍往生?...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 夭寿就是出生后,生命活得不长,不以正常死亡年龄而死亡,...
我们来世间,不过是个过客,小住数十载就要回到老家。一切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们可以如神仙般的逍遥自在享受一切,...
假设我们用攀缘、迷惑的心,来面对五阴魔境,这个过失是非常严重: 迷则成失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他常常接到一些市民的电话,将他错认为那位伟大的游泳运动员...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个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是比较粗分的;第二个是达妄本空,知真...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是《做人与做事》。首先说怎样做人。 在汉字里除了一字最简单...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
二十种随烦恼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诸昏烦恼乱心神之法。随逐众生。造无量业。故名随烦恼也。一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即发暴怒。恼乱其心。是名忿随烦恼。二恨随烦恼恨即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是名恨随烦恼。三覆随烦恼覆即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忏悔。故意隐覆。惟恐人知。恼乱其心。是名覆随烦恼。四恼随烦恼恼即热恼。谓外遇违情之境。热恼于心。不自安隐。是名恼随烦恼。五嫉随烦恼嫉即嫉妒。谓持心不平。常怀嫉妒。恼乱于心。是名嫉随
上篇:二十种烦恼现行 | 下篇:二十难 |
为六成就之一。每一经典首端均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大比丘众”等数言,顺次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小乘三宝
缘有所缘缘无所缘法
掘地戒缘起
多陀阿伽度
乾闼婆
颊食戒开缘
瓦勒米奇
于怨害有情所修摄受想
诸行有四德相及离四德相
天罗国
泪堕尊者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短命的原因

我们来到世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

破戒跟着魔的差别
唤醒沉睡的心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