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七卷七页云:缘有所缘缘无所缘法云何?谓缘心心所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意识及相应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Sudāya 或 Sudāna,巴利名 Sudāyi。佛陀弟子,为古印度舍卫国王旃陀越之子。又作须陀、须陀那。意译善施。...Foxing 佛教术语。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杂名)数名。颂疏世间品曰:十大三摩钵耽为揭底。六十数之一。Gati。...子题:十三步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中人掷石者,不健不羸人,尽力掷至落处;不取转处。诸师评之,一十三步。”资...【顺解脱分善根】 p1109 大毗婆沙论七卷十五页云:顺解脱分善根者:谓种决定解脱种子,因此决定得般涅槃。又云:此...即记载参访经过之文字。如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中,常啼菩萨往东方众香城求般若波罗蜜。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历...指与世尊同时代的顺世外道之言论。又称恶论。彼外道之徒党每谓宇宙事物均属自然而生,自然而灭,非由天神,非由自性...(术语)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名数)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之义,到涅槃道路之资粮,有三十七种。如四念处,四正...亦名:新戒比丘必令诵戒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五分,新受戒者,必令诵戒。恐心退者,未可亦得。”资持记释云:“...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值一百一十城所遇之一百一十位善知识。但经文实际所记仅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所说之一百...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准备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枣10粒、白芸豆15粒、红豆150g、花生米150g、莲子10粒、桂圆肉20粒、核桃仁5...1、烧香拜佛 求签问卜 祈消其灾 求满其愿 某些居士,专门喜欢拜庙请香,祈求佛菩萨保佑,或是消除某些具体的灾障,...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人来弘,这样才能使佛法的正义在这个世间,让更多的有缘能够得...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析,我们用财富来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而终。有几个朋友的长辈,晚上吃饭,跟儿女还在谈笑,自己一边...
缘有所缘缘无所缘法
【法相辞典】
【缘有所缘缘无所缘法】 p1305
上篇:缘起黑品白品 | 下篇:缘起微细因果难可了知 |
(佛名)Kanakamuni,又作拘那牟尼。新称迦诺迦牟尼。译曰金寂。为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佛。于人寿四万岁时出生。演密钞...
苏陀夷
佛性(buddhata, buddhatva)
揭底
中人掷石
顺解脱分善根
纪行
世论
思量
三十七道品
新受戒比丘必令诵戒
一百一十善知识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灵隐寺腊八粥的熬制秘方,在家也能做
居士学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观

宏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抑制我们的怒气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有五根,何等为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