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名)太者甚也。孤危者,如孤峰之危然不可攀缘也,生犹言者,言甚孤危者。碧岩三则垂示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常者,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八众】 p0067 瑜伽三卷十六页云:众会事者:所谓八众。一、剎帝利众。二、婆罗门众。三、长者众。四、沙门众。五...【十力平等】 p0112 瑜伽五十卷一页云:云何如来十力平等?谓此十力,一切如来,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说平等,无有...梵名 Pūva-phalgunī。即二十八星宿之一。又作前颇求尼、前德宿、初破求、间错天。此星宿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之南...(术语)于所对之境记忆不忘也。唯识论三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法界次第曰:念者,内心存意之异名...一切真言之阿字,布于行者之心,叫做心作心,又叫做心布心,简称心心。...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亦名:戒场内外先后、戒场结界先后 子题:先结戒场后结大界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一、内外)由大界集难,成和叵...【青瘀等像非忆持识】 p0804 无性释四卷八页云: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等者:恐彼异计,故作此说。谓若有人...子题:时有二种、非时衣、时体、五利、非时体、时中有非时施、非时中有时施 羯磨疏·诸分衣法篇:“时有二 种 。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 所谓和平是指人类的和平生活,人类的和平生活,要靠人类自己维护。和...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世尊用芬陀利花来比喻我们念佛...泡茶用的电磁炉坏了,我拿去原来购买的小店修理。 有没有保证书?小店的老板问我。 没有,遗失了。 那怎么能证明是...
世间食有四食,即: (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食,即以香、味、触等色法为体之饮食,资益诸根。 (2)触食,...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起。一个孩子连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他对别人也不会恭敬。这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很好看,相好光明。而往往相反长得很丑陋,那是什么原因而产生的。 当然,...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谓神我常觉明了。常住不坏。摄受诸法。是故执神我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昃涅槃因也。(二十五谛者。冥初自性谛。即冥谛也。智大谛。即觉也。我心谛。五唯谛。色声香味触也。五大谛
上篇:十一善 | 下篇:十一色 |
又作大乘毗尼、菩萨毗尼、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指大乘菩萨受持之戒律。为“小乘律”之对称。梵网经卷下(大二四·...
太孤危生
常
八众
十力平等
张宿
念
阿字布心
异见
摄僧戒场内外先后
青瘀等像非忆持识
檀越施衣二时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在高科技社会,为什么佛教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为别人服务就是最大的利润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梦参老法师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