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地名)优婆夷之名。译曰怖望。见慧苑音义下。...又作涤篆。篆,篆文;因印章多用篆文,故转称印章、寺印为篆。视篆,禅林于新住持入院时检视寺印之谓。禅林于住持退...(Tegh Bahadur, 1621~1675)印度锡克教第九代祖师。原名蒂格马尔(Tyag Mal),因于反对蒙兀儿王朝之战斗中屡建奇...佛说般若经,分为共与不共两种,能共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之法的,叫做共般若;只谈菩萨所行之法的,也就是不共通于声闻...(经名)佛说海龙王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海龙王说大乘之深义,于龙王龙女,阿修伦等与记别者。...【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p1117 瑜伽四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谓诸菩萨、与诸有情、立要契已;彼...梵语波罗蜜多的义译,谓越过生死的大海而到达涅槃的彼岸。...(图像)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比喻经教如镜。即以教为镜,修行观照,犹如照镜。谓依经教修行观照,即能开发智慧,明白自心;犹如吾人照镜,能看清...【译师】 唐太宗焚经台诗: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书名)二卷,释太虚着。是书会萃各家之精要而成。凡二卷四分:一,判释本经文义分。二,会较余部交义分。三,别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龙藏本)...
地藏经上有一句话,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平时饮食没有节制,贪图口欲,暴饮暴食,那么他今生...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我们觉悟的赞成票的,我们要面对这些缘。这些缘的出现,也是因...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现在的生存状况更要有种敏锐的觉知。无论是像今年的雪灾呀、地震呀、冰雹呀,我们都要把它看...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成就德行的广大。容包括的范围很广:对于别人的过失要能宽容...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伤。看得清喜怒哀乐,却做不到置身事外。 明奘法师答: 心静多...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得辜恩。古有临终焚香先供养释迦...
诸位菩萨慈悲,诸位道友慈悲。凡是发心的到了这个法会,大家都是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本来在讲《占察善恶业报...
十一色
【三藏法数】
[出大乘广五蕴论]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即内色也。色声香味触五种。即外色也。凡有十一种之别焉。一眼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二耳谓耳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三鼻谓鼻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四舌谓舌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五身谓身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六色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七声谓丝竹环佩等声。以其实可听闻。故名色也。八香谓栴檀沉水及饮食等香。以其实可嗅闻。故名色也。九味谓甘淡碱苦等味。以其实可尝知。故名色也。十触谓
上篇: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 下篇:十一声 |
(一)即无遇佛、闻法之机缘。系“有缘”之对称。无见佛闻法之机缘者难证菩提,故谓“无缘之众生难度”。后世转指无亲...
休舍罗
视篆
得格巴哈都尔
不共般若
海龙王经
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到彼岸
五十二身像
教镜
译师
楞严经摄论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的现世报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厌离」为我们的心加了保护层

【推荐】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千两黄金的福报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