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又作花形坛。系密教所用,四面雕有莲华之方形大坛。其坛上列轮宝、羯磨、五瓶、铃、五股杵、香、花、灯、涂等修供养...【观察亊】 p1468 瑜伽八十六卷十页云:观察事者:谓四念念住。为欲对治四颠倒故;如实遍知一切境故。...菩提心、法门、无二、法界、法性、自在、法身。...【圆满灭】 p1240 集论五卷十三页云:何等圆满故?谓诸无学阿罗汉果摄等所有灭。...【尽智所缘】 p1286 品类足论一卷八页云:尽智何所缘?谓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何故尽智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答:...(术语)六通与三明及三慧也。无量寿经下曰: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愚法声闻和不愚法声闻。...为尼连禅河(梵 Nairajanā,巴 Nerajarā)之异称。系恒河支流,距世尊成道之金刚座东面不远,以河中住伽陵伽龙而...(譬喻)愚痴之烦恼,譬如浊水。楞严经八曰:十方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职位)在禅院属于知客寮而受其使令之侍者也。见象器笺八。...(名数)菩萨于十地断十障,而证十真如:一于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束后,在回向前,最好加念阿弥陀佛往生心咒、阿弥陀佛一字心...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享有极高威望。然而,孔子并没有因国人的极力推崇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谦虚谨慎。孔子说:三人...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德的殊胜。 我们见人修善,最低限度要欢喜赞叹,需要帮忙就帮...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律的要求生活。今天很多人对戒律的认识不恰当,觉得条条款款...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罗汉比丘随行。有一日,佛告诉舍利弗,过去久远劫前,当时有佛名尽胜如...
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们过去的业障如...
十一善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一信信者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二惭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昔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也。三愧愧即愧人。谓心常知愧。不为暴恶。悔昔过非。则能对治无愧。息诸恶业也。四无贪谓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厌离。无所染着也。(五欲者。
上篇:十一智 | 下篇: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
善者白法性故,清净法界,远离生灭,极安稳故,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极巧便故,二种皆有顺益相故,违不善故。...
华形坛
观察亊
阿字七义
圆满灭
尽智所缘
通明慧
二种声闻
龙河
痴水
客头行者
十障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孔子拜师的启示

如何免费得福报?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慧律法师《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禅修

婆罗门女栴沙谤佛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