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者,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八供养之菩萨也。...指迷与悟之世界,可分为十种类,即:(一)地狱界,(二)饿鬼界,(三)畜生(傍生)界,(四)修罗界,(五)人间界,(六)天...(术语)唐译仁王经上曰: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良贲疏中二曰: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为千手观音之眷属,护持行者之善神。二十八部众之一。略称金毗罗陀、金毗罗王。据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载,其形像为...(杂名)阴茎也。慧琳音义四十八曰:势峰谓阴茎也,旧言马阴藏相是也。...【信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信是对佛教义理坚定的信仰。《成唯识论》曰:‘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惭】 p1279 显扬一卷五页云:惭者:谓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惭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惭为业。如...1、又名施无畏者,或施无畏菩提萨埵,即观世音菩萨的别名。 2、消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怖。...【论出离】 p1329 瑜伽十五卷十九页云:论出离者:谓立论者,先应以彼三种观察,观察论端,方兴言论;或不兴论;名...子题:一拘卢舍、拘卢舍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萨婆多云,尼结界者,唯得方一拘卢舍也。必有难缘,可用僧祇三由旬...(一)原为树木丛生之地;引申指行者修行之所。 (二)藏语之音译。意译为洲、岛。其后引申为西藏佛教寺院、扎仓之名称...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心这样地忆念我们,我们念佛就一定能很快得到殊胜的利益。这句...
打七以来有不少人递了一些条子,提了一些问题,也谈了一些体会。总的来讲,在念佛那边,比较注重事相,事相方面有障...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大安法师答: 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但是现在这种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感觉到,人和人之间你...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受戒以后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心态是不是不好,会影响...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亲密关系,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用她的话讲不能看着他们往...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润等问题。我们不可能把这个成本和盘托出,因为谈生意是很现实...
常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善(二) | 下篇:安乐 |
【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戒】 p0753 瑜伽四十一卷十七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
八供
十界
有所得心
金毗罗陀迦毗罗
势峰
信心所
惭
施无畏
论出离
尼大界量
林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不念弥陀更念谁

人法圆融才能够行于中道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