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彼此相隔,次第不和会融会也。常对于圆融之文字而言。玄义一下曰:五阴实法,隔历是世界。四念处四曰:别则...境与智之并称。境即所观之境界,智即能观之智慧。境智合一即称境智冥合。四念处卷四(大四六·五七八上):“如是境...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五缘犯:一、是美食,二、随非亲乞,三、自为己,四、无病缘,五、食咽。犯。”(戒疏记卷一...1、净土和秽土。净土是诸佛清净的国土;秽土是众生污秽的国土。 2、报土和化土。报土是诸佛报身所住的国土;化...梵语 turuska。又作斗楼婆、兜楼波、兜娄婆、都噜婆、妒路婆、突婆、窣堵鲁迦。意译白茅香、茅香、香草。即指苏合香...【四正胜】 p0424 瑜伽二十九卷四页云:如是四种亦名正胜,谓于黑品诸法其未生者,为令不生;其已生者,为令断灭,...指有情之心识。心识总摄吾人一切精神现象,能缘虑、容受、积集诸法,其自性原本清净,佛典中多称为如来藏、真如,法...【有间运转作意】 p0553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有间运转作意者:谓已得作意于上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 二...(人名)魏书释老志曰:统万平惠始到京师,多所训导。时人莫测其迹,世祖甚重之。每加礼敬,始自习禅,至于没世,称...指声闻、缘觉二乘得以作佛,乃法华经前十四品之中心思想。法华以前,佛为方便说故,谓仅菩萨得以成佛;至法华涅槃时...【摩怛理迦】 p1336 瑜伽八十五卷三页云:从是已后,依此所说四种契经,当说契经摩怛理迦。为欲决择如来所说,如来...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赏析] 贪是学道的根...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法会,礼请全国的高僧前来接受他的供养。按照佛教的规矩,在供...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免有一些根器比较顽劣的弟子,因此有时也会有纷争发生。 罗诺...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教以虔诚念佛,三年便证念佛三昧。著《净土决疑论》,教人...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汉,是小乘佛教,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宏海法师答: 这一问题...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观三界内...
佛十一持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并华严经疏] 一佛持谓如来色相之身。住持世间。能令众生佛种不断。是名佛持。二法持谓如来法性之法。住持世间。能令众生法种不断。是名法持。三僧持谓如来应化。菩萨圣僧。住持世间。能令众生僧种不断。是名僧持。(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业持谓如来见诸众生造作恶业。故现威猛势力。逼令修善。如无厌足王。假现恶业之行。化诸众生。是名业持。(无厌足王者。即华严经五十三参中。第十七善知识也。善财见王。现威猛势。将诸罪人。或断手足。或以汤
上篇:十大数 | 下篇:月有十一事喻如来 |
【佉沙】 西域记云: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言犹讹也。正音云室利讫栗多底。...
隔历
境智
索美食戒犯缘
二土
兜楼婆
四正胜
心器
有间运转作意
白脚师
二乘作佛
摩怛理迦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夫人学道莫贪求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革除习气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