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名 Kālika。为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七。又作迦力迦、嘎礼嘎、迦罗。与其眷属千阿罗汉共住于僧伽荼州,为一护持正法、...因明用语。在三支作法中属因支,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杂语)忌日之前日也。以与当日隔一宿故也。敕修清规景命四斋日祝赞曰:隔宿堂司行者,报众挂讽经牌。...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外凡是刚刚闻教起信的人。...梵语 hetv-ābhāsa。因明用语。为因明三似(似宗、似因、似喻)之一。指因明论式中,似是而非之理由。凡因(理由)...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术语)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赐。佛藏经下曰:或有比丘,因以爱我法出家受戒。于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无法思惟分别者,称为神;能照见者称为明。(一)指天地之诸神,诸神能明白察知善恶邪正,确实无误,故有此称。(二)指...梵语 nirodha-satya,巴利语 nirodha-sacca。全称灭圣谛(梵 nirodhārya-satya)。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凡四卷。全称不能语荒田随笔。日本曹洞宗僧指月慧印着。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内容包括:撰佛、出世不出世、修行成...指具足千辐轮之妙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又称足下轮相(巴 hetthā pāda-talesu cakkāni jātāni)、足下千辐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附表第三,止观体性。 前面的布施、持戒...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佛陀带着比丘们一起到城里托□乞食,当他们走到一条巷子时,突然遇到一位婆...
1、二六时中不间断的看取本来面目。看到心路绝,妄情消,知解泯,能所亡,自有通透之时。 2、万法唯是自心之幻化,...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一个小村子里,大多数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是非常注重信...
释迦牟尼佛有一段时间住在摩揭陀国首府王舍城中。当时,摩揭陀国的国王是韦提希夫人之子阿阇世王。 一个十五月圆的...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 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
第一把火:胃火 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
十大数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大数者。华严经阿僧祇品。心王菩萨问佛。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即为说算数无尽之法。积成十种大数也。然数法有三等。一下等数法。十十变之。即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等也。二中等数法。百百变之。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等也。三上等数法。倍倍变之。即俱貊俱胝。为一阿庾多等也。此之数法。唯佛能了。故佛自说算数之法。无穷无尽。以算诸佛清净功德。及菩萨所入诸行愿海。乃至世间一切无尽法也。(梵语洛叉。华言十万。梵语俱胝。华吾百亿。梵
上篇:食肉十过 | 下篇:佛十一持 |
梵语 catvāro varnāh,巴利语 cattāro vannā。又作西域四姓、四种姓、四姓种、四品人。指古代印度四种社会阶级...
迦理迦
了因
隔宿
二凡
似因
有情
白毫之赐
神明
灭谛
荒田随笔
千辐轮相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婆罗门索债

参禅琐语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阿阇世王五百妃失璎珞记
放下内心的毒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