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在三支作法中属因支,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如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乃无常不能决定常住,令敌者(问难者)听后能了知“声是无常”为正理。此于立者(立论者)而言,藉之以启发敌者之正智,故称为“生因”;于敌者而言,以此而了悟正理,故称“了因”。了因因其功用不同,又可分三项:(一)智了因,此指敌者之智慧与知识。智慧与知识乃了悟之资本,若无此二资粮,即便立者给予再好之生因,敌者亦无从了悟,故称之智了因。(二)言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立者所言之“所作性故”一语而言。敌者之了悟,除须备具智慧与知识外,必须倚赖立者言语之刺激,方能发挥了悟之作用,言语乃智了因之因,故称为言了因。(三)义了因,即指前述例句中“所作性故”一语所涵之义理,与其所指之对象。敌者能了悟,除前项二因外,亦是因着立者所举之意义,义亦是智了因之因,故称义了因。依上可知:言、义二了因是智了因之因,智了因则是言、义二了因之果;言了因是义了因之因,义了因是言了因之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六因”1256) p1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778~858?)日本真言宗僧。二十五岁于东大寺受具戒,学于比睿山,师事最澄,博通天台,任全山总别当之职。后与最...与“长夜”之义同,谓暗夜漫漫而永无天明破晓之时,比喻生死轮回之长久。盖愚痴众生流转于生死暴流而无法解脱,犹如...(杂语)Vasudatta,译曰财施。华严经六十二曰:须达多优婆塞。婆须达多优婆塞。同慧苑音义下曰:婆须达多,云财施...(术语)二种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神福报而行布施者。见智度论十一。...亦名:盗人物结犯之主 子题:掌护损失主、寄附损失主、被盗物主、不现前盗、对面现前夺、贼施比丘物主、收囚缚贼主...凡四卷。唐代法藏(643~712)撰。又作大乘密严经疏。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四册。第一卷已散失。本书为地婆诃罗所译大乘...亦名:觅罪相法缘起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六,罪处所)佛在释翅瘦国,时象力释子,善能论议,得外道切问...(人名)Mekhala,长者名。译曰金带。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弥迦罗,此云金带,金宝严身因以为名。...(人名)梁钟山开善寺智藏法师,以寺号而呼为开善。见唐僧传五。...(职位)立僧者,说法而成立众僧之义也。无一定之人。首座头首之外,别于西堂或前堂及诸耆宿中选有道博达之人而敦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作塔婆、浮图、佛塔等,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圆冢、塔庙等,...朝山路上,有人和师父要个护身符,圣耀师父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五台山寺院外面,很多卖护身符的。为了获利,小贩会...
一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主观认知里,还是依然把佛教、佛法、信佛的人,当做一种避世的,或者说离群索居的,是一种...
问: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慧律法师答: 这个问题问得最好。你内在里面一直在烦恼,莫名其妙的烦恼...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庆幸守身如玉,以对配偶的忠实而引以为荣。当然,想要往生西方...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妙明觉心。通过...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那么佛教的因缘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说这个生命,我们...
了因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了本生死经 | 下篇:了因佛性 |
【数数观察】 p1334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数数观察?谓依尸罗,数数观察恶作不作;数数观察善作而作。于其恶作...
法尘
泰范
永夜
婆须达多
不净施
大盗戒盗人物结犯之主
密严经疏
罪处所缘起
弥迦罗
开善
立僧首座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护身符不灵

近代高僧圆瑛法师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