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之同本异译经有佛说稻经、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艹/干]喻经、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佛说大乘稻经等。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道安撰之了本生死经序,谓本经为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四谛四信之要旨。内容包括:(一)以内缘、外缘二缘为缘起之要素。(二)开示因相缚、缘相缚。(三)归纳内缘、外缘之起,皆需待非常、不断、不躇步、种不败亡、相像非故等五事之起。(四)说十二因缘等。[历代三宝纪卷五、译经图纪卷一] p1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净藏(梵 Vimala-garbha)与净眼(梵 Vimala-netra)之并称。乃药王、药上二菩萨过去因位时之名。据法华经卷七妙庄...【究竟】 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指徒然无益之发问。此语典故系佛陀为劝说莫多问于身无利益之事,而叙述过去世曾为一比丘,因常生无穷疑问,终误失真...梵语 ?rāmaneraka 或 ?rāmanera,巴利语 sāmanera。全称室罗摩拏洛迦、室罗末尼罗。又作室罗那拏。意译求寂、法...(譬喻)喻佛教威神,发大音声,震动世界也。传灯录曰: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观时】 p1468 瑜伽三十一卷九页云:云何观时?谓心沉没时,或恐沉没时;是修观时。又依奢摩他所熏习心,先应于彼...为杂阿含经卷十五所举,以世间之良医,比喻如来善治众生之贪、瞋、痴等业惑病。即:(一)善知病,谓世间之良医善能知...【办因】 p1389 瑜伽五卷九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办耶?答: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禅林中,于开堂祝圣时,侍者插瓣香后,更拈一炷香。或新住持为其本师插香于炉,插完归位后,侍者进前再插一炷香或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妙不可思议功德。每一句有每一句的作用,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微妙...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的去除妄念? 大安法师答: 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佛光禅师领导的传灯寺,跟随他参学的徒众甚多。 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诠以后,徒众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一、前言 楞严经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成经,弘传于印度,竟因年久失传,唯独龙宫...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 例如,慧远大师把阿育王造的文殊金...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了,小妹妹终于有一件新衣服了,高兴得不得了。...
了本生死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了元 | 下篇:了因 |
【断界】 p1414 瑜伽十三卷十二页云:如是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已;于诸界中而得解脱。见道所断诸行断故;名为断界。...
度洛叉
净藏净眼
究竟
十发趣心
问桥
沙弥
狮子吼
观时
世医四法喻如来
办因
从香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大安法师:一天念多少佛号才有效果
我还有你啊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文珠法师《楞严经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