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六尘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名数)通于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过去想】 p1222 集异门论十一卷六页云:云何过去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有润种子依处】 p0552 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四、有润种子依处。谓内外种已成熟位。卽依此处,立生起因。谓能...为“合中知”之对称。眼、耳、意三根唯取不至之境,不直接与对象接触,能于远离之某种对象发生作用,谓之离中知。眼...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者,谓缘谛增上法为境,发起中品清信胜解,成就中品顺解脱分,已定生时...(名数)一理佛性,不生不灭法性之妙理,名理佛性。二行佛性,大圆镜智等四智之种子,名行佛性。此中理佛性,一切有...(喻)佛法能使人了脱生死,就好像船只能渡人过生死海而到涅槃之彼岸一样。...梵名 Pivgalanetra。音译宾伽罗、宾头罗伽。四世纪顷之印度人。为注释龙树“中论”之论师。大乘玄论卷二载,师于佛...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 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违逆】 p125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违逆者:谓于三世,思惟苦故。...凡二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北凉(397~439)。又称优婆夷净行经、净行经、净行品。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为毗舍...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的台东卖菜阿桑陈树菊。她的火红是有道理的,她单纯、俭朴自...
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奉献,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你也是布施,但你这个布施的等级不高,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的奉献。...问: 病人平时信愿具足,念佛功夫不错,但临终时业障现前没有念佛号,但还是有信愿的,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判...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这是永恒不易的古法。 从前有位信徒的太太不能生育。她害怕因此受...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规律,当我们再度面对紧张的工作学习时,精神涣散,疲惫焦虑随...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他人所取得的地位、名誉、成绩、进步的不服气、不友好,有时甚...
法尘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法入 | 下篇:法灯 |
(传说)文殊普贤二菩萨为二夹侍,或以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为四夹侍。此迦叶阿难之左右次第,依于腊之上下(印度俗法尚...
三乘通相五逆
过去想
有润种子依处
离中知
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
二佛性
法船
青目
精进觉支
违逆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奉献
临终业障现前没有念佛,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水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