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三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术语)凡俗浅近之智,又知俗谛之智。又有漏杂染之智。...【定论】 p0807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言定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散动过患,正定功德;故名定论。...(术语)真言之十住心中,前九住心名权乘,第十住心为实果。唯识,三论,华严,天台等为权乘之法,佛皆为因位之权佛...梵名 Bandhu-prabha,或 Prabhā-mitra。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之学者,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约生存于六世纪中叶...(名数)四解脱经之说。涂者,途之义。一、火途,地狱趣猛火所烧之处。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处。三、刀途,饿鬼...指众多之沙门。又作清净大海众、海众。丛林集一团之众僧为海;盖以一会之僧众犹如大海,为诸川所流归,故称大海众。...为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所说之八大观自在菩萨。即:(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三)数珠观自在菩...(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第五佛。十二佛者,皆赞叹无量寿佛光明之德之名也。慧远疏曰:此光胜余,名焰王光。...(杂名)佛菩萨身所发之光明也。...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恶业。...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问: 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我已经往生了,就不需要一天一万声佛号。你一天念一万声佛号,...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出家师父。今天我们来到的这个寺院叫做圆通禅林,俗称又叫望海...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长者都会来到只洹精舍,顶礼佛陀后,便用心地打扫精舍各个角落...
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的疑惑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在修学的处所当中,应该以什么来当作对治的处...三兄弟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一个叫怨天,一个叫怨地,另一个叫无悔。 三兄弟结伴而行,一路上风餐露宿,幕天席地,...
六德贤妻 佛陀在《玉耶女经》上面有一段开示说,世间妻子有六种,要做一个好妻子,要做到这六个方面 一、母亲式的妻...问: 法师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个人的心念,未来会发生的事也能看准。他教了我很多佛法,但是有一...
慈忍十种利益
【三藏法数】
[出月灯三昧经] 慈即爱念。忍即安忍。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违顺等境。皆能慈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一火不能烧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违逆之境。了知身心自性本空。悉无所恼。是以嗔恚之火。所不能烧也。二刀不能割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于一切横逆之境。了知自身体性空寂。悉无所畏。是以嗔恚利刀。所不能割也。三毒不能中谓修菩萨行者。但为利益众生。常怀慈忍之心。人或有所加害。了知身心本空。不为意。是以贪嗔毒药。所
上篇:十忍 | 下篇:精进十种利益 |
指冥冥中蒙佛菩萨加被之利益而言。又作冥益、冥应。法华玄义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一上):“此土地土弘经论,其功德...
以心灌顶
俗智
定论
权乘实果
亲光
三涂
大海众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焰王光佛
身光
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安法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那还要念佛吗
用无我来破除四相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扫地的功德

以六根当所观境
走错的路也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