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三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指菩萨在修行道位中所发之三种菩提心,即:(一)信成就发心,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二)解...【加行无记】 p0526 集论二卷十一页云:何等加行无记?谓非染非善心者所有威仪路工巧处法。...科举时代,天子亲自在宫殿试士,故称殿试,为我国任用官吏的试验方式(进士之试业)之一。依承此法,僧人学业,由朝...(术语)十四过之一。谓立者之论法为同品者,敌者强以为异品而攻击之之过误也。...(术语)Akṣara,译曰字,即文字也。由其不变之义,取为不改转之义。唯识论述记四曰:恶察那,是字。无改转义。俱...【八圣道支与八邪道支差别】 p0087 瑜伽九十八卷十七页云:复次正见为首八圣道支,会正理故;说名为法。能灭一切诸...【太子习定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页云:城东北四十余里有窣堵波。是太子坐树阴,观耕田,于此习定而得离欲。净饭...亦名:与女同室宿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阿那律行寄淫女舍宿。女裸身来娆,尊者升空,彼惭愧忏...(杂语)读经之试验也。禅林之语。...亦名:四分律 子题:八十诵、根本部 行宗记释云:“百年有者五部同时,不唯四分。出文殊问经。”(戒疏记卷一·四八...(名数)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萨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弘化社32分本)...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定、心不知足。物质的享受是一种刺激,使人暂...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萎糜,多病短命,畏风寒...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所以生活非常地穷困与孤苦。一天,他听人说...
我们上一堂课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死亡以后,为什么我们会马上得一个果报呢,为什么阿罗汉...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一心三昧,还有事相的三昧。也就是说,我今天不管我道理懂不...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不让学是怕拿戒去挑别人...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常...
以心灌顶
【佛学大辞典】
上篇:以心传心 | 下篇:以佛道声 |
指苦、空、无常、无我等四种正见。正见(梵 samyag-drsti),即指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
三种发心
加行无记
殿试
分别相似过类
恶察那
八圣道支与八邪道支差别
太子习定处
共人女宿戒缘起
试经
四分
地藏二十八益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斋僧获福

妄想就像工画师,画你来生的相貌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