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Bandhu-prabha,或 Prabhā-mitra。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之学者,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约生存于六世纪中叶,相传为护法菩萨之门人,著有佛地经论。论中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注释之,称为亲光三分科经。此与晋代道安(314~385)所创“三分科经”说相符。道安之三分科经,即将经文科判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分。后为诸家释经者所沿用。[解深密经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参阅“三分科经 531”) p62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十种因果法则。佛家示二世之果报有十句,各句均以“来”字作结,故称“十来”。即: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人名)Dharmapraja,优婆塞名,译曰法智。见续高僧传二。...(譬喻)华严顿教之座,舍利弗等声闻,有耳不得闻圆顿之教,故谓之如聋,有眼不得见舍那之身,而不能赞一语,故谓之...【二因悟入无常】 p0035 显扬十四卷二十三页云:论曰:于无常性,如实智入;由二种因。一、由念住,二、由缘起...(术语)强盛之心。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又】定心也。定心之势力强盛,故名。...【真实报恩及随分报恩】 p0920 瑜伽八十六卷五页云:此一切种萨迦耶见,唯依善说法毗奈耶,方能永断。非余邪教...(菩萨)Vajrasaṅdhi,金刚界曼陀罗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之一。持结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标以拳...(一)佛法可救众生之沉溺,使了脱生死,安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犹如船只能度人过河,故以船喻之。心地观经卷一(大...为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所举释尊成佛以来久远之劫量。又作五百亿尘点劫。即粉碎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术语)斋后之说法,谓之哒嚫Dakṣiṇā,嚫财者其布施物也,哒嚫为僧家之法施,嚫财为俗人之财施。...(术语)过去世之身。唐音戊签曰:郑还古吉州道中诗,若有前生债,今朝不懊还。...楞严咒注音版...(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主管寺院里的纪律,主管大家念经的纪律秩序,打坐的时候整不整...
山里燃起了大火,只有一个山洞可以躲避烈火的攻击。山洞有个石门,来人想进到洞里,需要说出一件自己做的好事,而且...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 法句经忿怒品 佛不是主宰宇宙的神,佛只是告...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我们造业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持不妄语戒是多么的重要。不妄语...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脱,不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解脱什么?...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 比如...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就有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每一种生...有一则犹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老先生,太阳和月亮哪个比较重要。 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
亲光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亲友七法 | 下篇:亲因缘 |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三依义不依语 四依智不依识 次六波罗蜜。而辩四依者。菩萨既欲学六波罗蜜...
十来偈
达磨般若
如聋如哑
二因悟入无常
增上心
真实报恩及随分报恩
金刚拳菩萨
法船
五百尘点劫
嚫财
前生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云居山的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说话的石门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