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强盛之心。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又】定心也。定心之势力强盛,故名。中阿含经二十五曰:“增上心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于上示观行即之位,成就五品之功德,故云观行五品之位。五品者法华分别功德品所说:一、随喜品,二、读诵品...禅宗公案名。又作赵州大死底、赵州问死。为赵州从谂与投子大同之问答。意味不执著于死、活等无用之言语,即能显示全...【出诸受事】 p0482 此亦静虑之异步名。瑜伽十一卷十页云: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谓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术语)(一)有漏心所修之行法也。如见道以前之修行,及修道位中杂修静虑之有漏心是也。见俱舍论二十三二十四。(...梵语 brāhma-punyatva。即大梵天之福德。与三乘圣果之圣德并称二福。断淫欲之天,称为梵,色界天即属此。又总摄色...(术语)契当会合而无乖角也。唯识论三曰:远离二边,契会中道。十地义记一本曰:妙舍有无,契会中道。...与“如来禅”相对称。又作南宗禅。特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而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禅。系主张教外别传,不立...因果各义,上已述之。兹专就人类因果言之。...【十遍处】 p0103 显扬四卷五页云:云遍处者:谓十遍处。广说如经。谓地遍处。一能解了上下及傍,无二无量。如是水...(术语)密宗之语。浅者浅近,略者简略,总指显教所说。二教论下曰:法身说深奥,应化教浅略。...指刺绣之佛菩萨图像。又称绣像、绣佛、绣帐。此类图像或以多种色丝、金丝织成,或更缀以珠玉,而有多种类别,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起坏心思,非常注意。咱们说是佛门,进入佛门,不错了,是福田...佛陀时代,在舍卫国的东南方,有一条大江,这条江水又深又广,在江河的岸边,住了五百户人家,他们从未听闻过道德的...
【导语】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牛只的美国畜牧大亨。1996年,他在热门的「欧普拉脱口秀」中,...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世间的因缘就尽了,更是不能浪费...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他的人,认为他的脾气很大;你认识他了,什么都没有,都是空的...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见到瑞相。如《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增上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仪晏 | 下篇:增上果 |
(术语)此为天台大师依大方等陀罗尼经制立之一种三昧行,与法华三昧皆为四种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专行其法。而调...
观行五品位
赵州大死底人
出诸受事
有漏行
梵福
契会
祖师禅
人类因果
十遍处
浅略
锦麝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经营生意就是经营人心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德全没了
笃信佛法渡苦轮

美国畜牧大亨不敢吃自己养的牛肉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