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不死矫乱论】 p0334 瑜伽七卷六页云: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如经广说应知。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法华经方...(杂语)三论宗之用语,以喻空观。五蕴之中无有人我之意也。...(名数)菩萨调伏恶法障碍之六法也。一、性调伏,谓菩萨有善根种性,故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也。二、众生调伏...【缘起时】 p1300 瑜伽三十一卷二页云:复审思择:于过去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如是已住。于现在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自说者,谓诸经中或时如来悦意自说如伽他曰,若于如是法发勇猛精进静虑谛思惟,尔时名梵志。...(杂语)佛法之大将,高德之于弟子,如大将之于军。弥勒下生经曰: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大方广十轮...【王无有放逸专思机务】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十页云:云何名王无有放逸专思机务?谓有国王、于应和好所作所成机务等...顿教的说法方式,即没有经过小乘的阶梯,直接就说大乘,如华严经是。...梵名 Yoga-cārya-bhūmi-sūtra。凡七卷。略称修行经。印度僧伽罗刹(梵 Sajgharaksa)作,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往昔为长那梵志之子时,分别名为早离、速离。据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载,阿僧祇劫前,于...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就着说前面的几种国土,净土来讲...
什么叫无念的清净心呢?就是不执着,什么都看破了,什么都放得下。只是一念放得下都不得了了,乃至一念生净心呢什么...过去,在刹尸罗国有一位养牛人,他养了一头独角牛。这头牛虽然只有一只角,不过却能说话,所以很得主人的疼爱。主人...
无论是什么样的功夫浅深,只要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成就,身后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永...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纵使每天三炷香也是没用的,神明也不会保佑。 2、【兄弟不和...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道而行之,不停地想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我能为环境做点什么?...
什么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能不能皈依? 在印度佛住世时,乃至经典所讲的吃素叫持斋,它不叫吃素,叫...
十地寄乘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三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三乘。惟不动善慧法云三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一欢喜地寄人乘谓初地菩萨。明修布施之行。而复示现生于世间。以作人王。故云欢喜地寄人乘。二离垢地寄欲界天乘谓二地菩萨。明修十善之行。而复示现生于欲界天上。以作天王。
上篇:十地断障证真 | 下篇:十地寄报 |
【非心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非心法云何?谓十一处。...
不死矫乱论
佛力
瓶中无水
六种调伏
缘起时
自说
法将
王无有放逸专思机务
顿说
修行道地经
旱离速离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这一念的清净心就这么大的福德
独角牛

往生净土后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