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济缘记·释疏序:“沙门即出家通名,释乃随师之姓氏。”(业疏记卷一·一·一三)...(譬喻)喻诸法无我之语。五蕴之诸法,皆为假和合者,决非如凡夫之思惟有实体者。此其喻也。成实家之用语。...【所遍计】 p0737 摄论二卷六页云:何者所遍计?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 二解 成唯识论八卷十七页云:次所...(名数)又名六种震动。感应神通力而起之奇瑞也。...梵语 ajali,巴利语同。又作合十。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礼拜之意。本为印度自古所行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印...【和合香】 p0798 杂集论一卷八页云:和合香者:谓和香等。...【无色系业】 p1062 瑜伽九卷八页云:无色系业者:谓能感无色界异熟,堕无色界系业。...(堂塔)他宗云讲堂,禅家云法堂。演说大法之堂也。华严经五曰:世尊凝睟处法堂,炳然照曜宫殿中。同七十五曰:善财...据翻译名义集卷一载,苾刍,指雪山之香草;以此草之五种德,譬喻比丘亦具五德,即:(一)体性柔软,以喻比丘能折伏身...【内法】 p0365 瑜伽六十六卷九页云:复次略由五因,当知建立内法差别。由此因故,说名为内。何等为五?谓假名故,...清净者,谓初静虑中边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边际定,是名清净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引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一条叫果从因生。这两条规律是千经万论共同阐明的根本大法,是...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常不轻菩萨:凡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大家试想...
净土决疑论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你做恶了,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所...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业障重,不是!因为你打妄想,应该是这样讲。 因为业力给你的...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的鸽子看到这情景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 蚂蚁爬上了叶子,叶子漂到池边,...
十地寄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一阎浮提王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提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念佛法僧。能大惠施。周给孤露。以法化世一切众生。令修善行。统领阎浮。故云阎浮提王。二转轮圣王谓离垢地菩萨。修行二地法门。成就功德。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王四天下。有自在力。
上篇:十地寄乘 | 下篇:十山王 |
置水与乳于同一容器,鹅王唯饮乳汁,而留下水。水,表众生(凡);乳,表示佛(圣)。此鹅王别乳之故事乃比喻觉者虽...
沙门释子
瓶体无实
所遍计
六种动相
合掌
和合香
无色系业
法堂
苾刍草五德
内法
清净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做个常不轻菩萨

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