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没栗度】 此云耎,物柔曰耎。...亦名:手口二受防二十一罪、二受防二十一罪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问:‘此手口二受,防护何罪?’答:‘今分四药...(术语)证明受戒之公验也。即戒牒。受者乞戒验辞曰:比丘某,今蒙慈济,秉受净戒,纳法在心。福河流注,伏乞现前传...【蕴处界广略三法】 p1454 大毗婆沙论七十一卷四页云:问:佛为何等所化有情,说蕴处界广略三法?答:佛随所化所愚...全一卷。又作三报论。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顷,...为“法空”之对称。观假名之众生,并无实在之人、我。又作人空、我空。据成实论卷十二灭法心品载,破裂败坏众生是为...(?~502)梵名 Gunavrddhi。意译作德进、安进。南齐译经僧。中印度人。早岁出家,就学于大乘法师僧伽斯那(梵 Sa...教派之创始者或信仰之指导者。释尊教示弟子们依从真理,弟子由于受其人格感化,而信奉佛法。如此,以弟子之立场言,...(故事)常啼菩萨为求般若东行一大城涕泣也。...谓布施、戒行、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为证明菩萨之印契,故称六种印。[菩萨善戒经卷一] p1...(物名)作五髻形之宝冠。圣无动尊陀罗尼经曰:是大菩萨戴五髻冠显五种智。...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是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证此心佛。 六道众佛,本来是佛。只因迷妄,不肯信佛。 智...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瞻礼赞叹地藏王菩萨,那么这人居住之地,就能获得十种利益,其...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东西,不是数学或历史等这些课程,而是做人处世的方...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早年是读书人,有深厚的善根,十几岁在读儒家典籍时,桌案上常常写着生死事大四个...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有没有打佛七?我说:有啊,你想参加吗?他说:对啊,我想参加...
十山王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一雪山王谓此同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二香山王谓此山中。一切诸香。皆悉充满。以喻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妙香。遍熏一切。如香山王也。三鞞陀梨山王梵语鞞陀梨。华言种种持。谓此山纯实所成。持种种实。以喻发光地菩萨。禅定神通解脱三
上篇:十地寄报 | 下篇:大海十相 |
(一)又称灵验。指灵妙不可思议之效验。由于信仰、祈祷等,于眼前具体之事实上显现不可思议之结果,即谓之验。而此效...
没栗度
四药二受防二十一罪
戒验
蕴处界广略三法
释三报论
假名空
求那毗地
教祖
哭市
六种印
五髻冠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