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七十一卷四页云:问:佛为何等所化有情,说蕴处界广略三法?答:佛随所化所愚而说。谓愚于界者,为说十八界。若愚于处者,为说十二处。若愚于蕴者,为说五蕴。复次世尊所化、略有三种。一、初习业,二、已串修,三、超作意。初习业者、为说十八界。已串修者、为说十二处。超作意者、为说五蕴。复次世尊所化、有三种根。谓钝、中、利。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利根者、说五蕴。复次世尊所化、有三种智。一者、开智,二者、说智,三者、引智。为开智者、说五蕴。为说智者、说十二处。为引智者、说十八界。复次世尊所化、有三种乐。谓广、中、略。为乐广者、说十八界。为乐中者、说十二处。为乐略者、说五蕴。复次世尊所化、有三憍逸。一、恃姓憍逸,二、恃财憍逸,三、恃命憍逸。恃姓憍逸者、为说十八界。谓族姓义是界义。种类贵贱,无差别故。恃财憍逸者,为说十二处。谓生门义是处义。随有所生,寻散尽故。恃命憍逸者、为说五蕴。谓积聚义是蕴义。有为积聚,寻散灭故。复次世尊所化、有三种愚。一者、愚色心,二者、愚于色,三者、愚心所。愚色心者、为说十八界。于此界中,广说色心,略说心所故。愚于色者、为说十二处。于此处中,广说色,略说心心所故。愚心所者、为说五蕴。于此蕴中,广说心所,略说色心故。复次为计我者、说十八界。谓一身中,有多界别;无一我故。为愚所依及所缘者、说十二处。谓分别识有六所依,六所缘故。为我慢者、说五蕴。谓身唯有生灭五蕴;不应恃怙,起我慢故。佛为此等所化有情,说蕴处界广略三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称莲华胎藏界会也。大疏十六曰:从金刚智,出生一切佛会也。...(术语)以瞋恚之心害人,如暴牛之抵触人者。无量寿经下曰:朦冥抵突。又曰:鲁扈抵突。法华文句四曰:悭贪堕饿鬼,...【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p0930 如四如实智中说。 二解 显扬六卷四页云: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由...(名数)密教所说。...由佛界一直到地狱界的十种境界,都是吾人一心所造出来的,所以其体性平等没有差别。观察这种平等的道理,叫做十界一...(术语)自他兼利也。无量寿经上曰: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止观五上曰:自匠匠他,兼利具足。...如来喜,梵名 Tathāgata-muditā,音译怛他誐多母你多。为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释迦院外列,位于佛北方第八位之菩萨...(术语)又曰六方证诚,六方证明。阿弥陀经举六方诸如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言。有曰: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具足者。谓此依出家。及依远离所生善法。精勤修习。无间无断。方得圆满。故名具足。...(术语)谓于诸谛理怀犹豫,无决定之见也。十种见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三。...【一切行苦】 一切有为有漏之法,皆迁流不息,故称为一切行苦。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四法本为一切行无常,一...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新的生活观念。 一、敦伦尽份 一个信愿念佛的三宝第子,怎样在...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僧与三位大德的经验作出的。 福建省有位妙智长老,专修消灾延...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写律航遗嘱。我吓了一跳说:师父!听不清楚,您再说一遍。他肯...
我们这一块应该准备什么东西呢?按照《念佛圆通章》的开示,我们要做一个正确的忆念。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你心中...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请...
人者,忍也。这个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从忍从心。心是很敏感的,很柔的,结果在上面有把犀利的刀,这说明心是很坚...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营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
蕴处界广略三法
【法相辞典】
【蕴处界广略三法】 p1454
上篇:触对变坏非一切遍 | 下篇:蕴等略有六因建立 |
(术语)Abhimukha,又作阿毗目佉。菩萨位之名。是十住中之第六住。出三藏记九曰:阿比目佉,晋曰六住,或作阿比牟...
一切佛会
抵突
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三种轮身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兼利
如来喜菩萨
六方护念
具足
疑见
一切行苦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高僧大德的养生之道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要正确的忆念娑婆世界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人者,忍也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