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俗言黄杨至难长,若遇闰年却缩云。借以呵钝汉之参禅。大慧普说二曰:这汉参黄杨木禅倒缩了也。本草纲目三十...《南海寄归内法传》,简称《南海寄归传》,四卷,唐义净撰于南海室利佛逝。义净(635~713),齐州(今山东济南地区)山...子题:破戒、破见、破威仪、破正命、六十二见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对僧比丘前,倒说四事。谓 破戒 者,破前三...(杂语)谓上于尊长恭敬供养,下于一切慈愍爱念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即其...(术语)谓小乘之罗汉,或入火定,或由荼毗,而色身灰灭也。所谓灰身灭智是也。别行玄记二曰:小乘灰断,身智俱亡。...(一)习气果与报果。相当于等流果、异熟果。(一)由宿世所习善恶之气分,而感于今世之果报,称为习气果,又作所依果。...【二种道】 p002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资粮道者,谓施戒忍,及与精进,波...(1605~1672)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江南通州(江苏南通)人,俗姓李。字继起,号退翁。幼遭家难,育于祖母。明天启年...谓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其法而修行,最后必能证悟道果。...【法语】 p0755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法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如法事;是名法语。...梵名 Vedārtha-sajgraha。印度吠檀多派哲学家罗摩拏遮(梵 Rāmānuja, 1017~1137)撰,旨在阐述奥义书精义。内容...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无论你受生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经》云:若...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的净愿门。 在论典里面也讲过,菩萨呢,如果见到佛国净土,如...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护法护教更应及时,唯有精进修持,成就菩提,才不会在烦恼妄...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这种解释侧重的是布施的内容。而换一个角度来...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的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
十地断障证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吞海集并华严经疏]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真如。由人法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也。)二离垢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造十恶业。心堕邪行。故发慈心。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之障。证最胜真如。是名离垢
上篇:十地 | 下篇:十地寄乘 |
(术语)Anātman,或曰阿捺摩,译言无我。见名义集四。...
黄杨木禅
南海寄归内法传
倒说四事
敬上慈下
灰断
二果
二种道
弘储
信解行证
法语
吠陀圣典纲要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玄琬和尚的故事

布施、智慧与解脱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