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又作茅座。法会时,于佛前长老所用座具之一。乃依佛陀成道时敷吉祥草之典故而来,后世所用之草座,模仿吉祥草之形状...唐代人。为一居家学佛者。于南泉普愿处得法,且嗣其法。后居于池州(安徽贵池),尝接化岩头全与雪峰义存。家居之...(譬喻)以杨树之黄叶为金,与小儿以止其啼。譬佛说天上之乐果以止人间之众恶也。见涅槃经二十。...《四分律行事钞》,具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唐释道宣(596~667)撰。作者为律学南山宗的创始人,本书钞...密教以烦恼本无而直下观达净菩提心之功德,称为功德断。系显教“过患断”之对称。显教以断除烦恼过患为证佛果之说,...(物名)禅宗佛殿之钟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殿钟,住持朝暮行香时鸣七下,凡集众上殿,必与僧堂钟相应接击之,知殿...宋代净土宗、云门宗僧。襄阳人,俗姓孙。谥号慈觉大师。生卒年不详。幼年丧父,由母鞠养。志节高迈,夙修儒业,博通...(杂语)修行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能投尘中,不顾自己之污秽也。如言和光同尘,拖泥带水。碧岩录四十三则之颂评曰:...五根中的信根和慧根,信根能破邪见,慧根能断无明。...(术语)物之法轨模范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轨谓轨范,可生物解。...【三自性作业】 p0198 显扬六卷五页云:业者:问:遍计所执自性,能作几业?答:有五种。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之人从桥上走过而我乃一愚昧红尘中人,从上次一段失败的情感中...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个地方是拢总地观六根,等...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大的花园成立一个念佛堂,给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悔、感恩的三方面努力。 惭愧的意思是自知对不起自己称为惭,...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代。历史上,大凡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追溯其少年时代的成...问: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 成刚法师答: 刚才跟大家说了,因为我们发心学佛,皈依三宝,佛是我们的学处、皈命依靠...
第三课 瞻视病人甲三、说法敛念 说法敛念 是关于如何为病人说法,使他能够收摄正念的方式。其中包括 余人劝导 ,即...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
十地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证得之法而生喜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二离垢地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
上篇:十回向 | 下篇:十地断障证真 |
(杂语)译曰杀贼。杀害烦恼贼之义。嘉祥之观经疏下曰:天竺三相近:阿罗诃Arhat翻应供,阿罗汉Aruhan翻无生,阿卢...
草座
甘贽
黄叶
四分律行事钞
功德断
殿钟
宗赜慈觉
灰头土面
信慧
轨范
三自性作业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什么时候说过这么多心灵鸡汤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少年时代的玄奘大师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