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有为法的事物,由缘而生,当缘散时则其体衰灭,叫做体灭。但此体灭并非断灭,会待缘再生,故体灭是指当体灭而已。...(术语)逆修吾死后之佛事也。又云豫修。灌顶随愿往生十力净土经曰:四辈男女,能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术语)依俱舍论则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年而至十岁,又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而至八万岁,此增劫及减劫,一...(术语)四谛之一。无漏之三学可以到涅槃之正道也。此道谛为因,灭谛为果,灭谛者,涅槃也。是为出世间之因果。...劫有大、中、小三种,现在之大劫称贤劫,过去之大劫称庄严劫,未来之大劫称星宿劫。每一劫中,各有千佛出现。[长阿...【圣教】 p122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圣教?谓授以归依,制立学处,施设说听,建立师徒,施论、戒论、生天之...【无恚心】 p1055 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于彼所缘,瞋恚断故;名无恚心。...(地名)在江苏江宁县南。据冈阜最高处。遥瞰大江。俯临城市。为金陵扼要之地。相传梁武帝时。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 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 p1163 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一者、自利...Huisong 北宋僧人。俗姓李。藤州镡津人(今广西藤县)人。7岁出家,13岁落发,翌年受具足戒。19岁游方,于筠州...(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致,你就是地藏菩萨,才能达到这种殊妙的境界。 为名闻、为利...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仅一般的凡夫难信,就是二乘的圣者也难信;不仅二乘的圣者难信,就是菩萨也难信。因为这...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法师答: 能深信切愿执持弥陀名号即无上菩提。何以故?以信愿...我们先要善恶分明,才能开始修行。善恶分明的人,是正直明理的好人,善恶不分的人是胡涂虫或是烂好人。孔子说的乡愿...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统的国土上,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里,我想问大家的是,你...
世间人把杀生吃肉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所当然。于是放心恣意地杀生,普广地聚积罪恶的怨业,互相沿习以成俗规,而从不...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干,感觉是对孩子好。其实这样子是害苦了孩子...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
十种因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三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待因。三牵引因谓由净不净业。熏习三界善恶诸行。于可爱不可爱趣中。牵引可爱不可爱之自体。是名牵引因。(趣即六趣。言可爱不可爱者。谓于六趣之中。天人二趣可爱。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四趣。不可爱也。自体
上篇:十无尽句 | 下篇:十想 |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声闻乘修四谛观法,了悟唯有五蕴之法而无人我实体之住心也。...
体灭
逆修
小劫
道谛
过去庄严劫
圣教
无恚心
雨花台
一心
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
慧嵩(1007~1072)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在信心上要怎么下功夫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圣严法师《思善、思恶》
你真的信佛吗

莲池大师劝素文七不杀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