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四谛之一。无漏之三学可以到涅槃之正道也。此道谛为因,灭谛为果,灭谛者,涅槃也。是为出世间之因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668~740)唐代僧。长安高陵人,俗姓长孙。初举进士第,后出家。善属文。任供奉之职。随玄宗至雒时,一行禅师奏请...(经名)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离诸业障】 p1425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为离诸业障?谓能远离五无间业。所谓于彼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杂名)十王之第五。司掌大海底东北沃燋石下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犯鬼照过孽镜后,牛头马面差鬼押入大地...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载,五事即:(一)当转法轮,谓佛陀既已成道,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切。如转四谛法...慈恩大师将佛教分为八宗,即 一、我有法空宗,指犊子部等; 二、有法无我宗,指有部宗等; 三、法无去...亦名:离间语戒释名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二边传言,故为两舌。此本翻译,颇是质陋;故今现翻云离间语,斯为得矣...【四相广辩所略序事】 p0464 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云何卽依如是所略序事后当广辩?谓略由四相,广辩彼事。何等为四...【有执受与无执受】 p055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八卷七页云:有执受,是何义?答:此增语所显堕自体法。无执受,...(修法)以咒法起死尸使杀怨人,谓之毗陀罗法。药师经曰:咒起尸鬼令断彼命。...【境界有对与障碍有对四句分别】 p1290 俱舍论二卷二页云:若法、境法有对,亦障碍有对耶?应作四句。谓七心界法界...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终率领越国的军队灭亡强大的吴国,报了当年险被灭国之仇,并且...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提醒她念佛,她也念,但是心力...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 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眼睛看虚空的时候,虚空本来没有华,却看到在虚空当中有一些...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但是,如果你只顾去追求自己希望的东西,而...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都可以得到佛法的救度。但因人类的根性不一,佛陀为要适应各种...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功,要做到完全没有杂念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了杂念可以调伏,不...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
道谛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道乐 | 下篇:道器 |
(术语)生死比海,涅槃比彼岸,超生死而到涅槃云度。谓得渡生死之海也。无量寿经下曰: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增一阿...
道氤
五恐怖世经
离诸业障
阎罗天子
佛有五事
慈恩八宗
两舌语戒释名
四相广辩所略序事
有执受与无执受
尸鬼
境界有对与障碍有对四句分别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范蠡人生的八智慧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

学会放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修福与修慧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