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邬阇衍那,梵名 Ujayana,巴利名 Ujjenī。又称优禅尼国、温逝尼国、郁支国。位于摩揭陀国西南之古国名。亦为都城名...【天趣有情所受苦】 p0371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又天趣中,无解支节苦,而有死堕苦。如经中说:有诸天子、将欲没时,...即证悟诸法实相之智。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七中):“此诸法相即是诸法实相,无所挂碍。以是方便教诸弟子,入...【无明因缘殊胜】 p1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因缘殊胜?世尊告曰:如是无明、普于一切...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十界,界各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入禅思门、入智慧门、入总持门、入辩才门。入禅思门是菩萨将要说法时,先入于禅定以观察众生的根机;入智慧门是菩萨...【自在常住能生世间不得成立】 p0604 显扬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亦无自在体性常住,能生世间。何以故?颂曰:功...【法显】 姓龚,平阳武阳人。常玩经律舛缺,誓志寻求。以晋安帝隆安三年,岁次己亥,游历印度。义熙元年,岁次...【无纵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 p1098 瑜伽十八卷十六页云:云何无纵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耶?谓死有五种。一者、调善...(佛名)Vipaśyin,又作毗钵尸,微钵尸,鞞婆尸,毗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心自相】 p0349 瑜伽八十卷九页云:由三种相,应知心自相。一者、如前言说自性不可得故。二者、如前由六种相如实...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 大安法师答: 万缘放下、一心念...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
《普贤行愿品》的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可见佛法修持要从礼敬二字起步。礼敬既是我们学佛的基础,也是学习做人的起点...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明颖异,内心恬淡,寡言少语,喜欢安静,从不问家里的事。很小...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是堕到饿鬼、畜生道。这是为什么? 答: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
九斋日
【三藏法数】
[出释氏要览并四天王经] 斋犹戒也。过中不食为斋。谓外道有以终日不食为戒者。世间之人。又有饮食无度。放逸自恣者。皆不得中道。佛令比丘日中一食。清净自活。端肃身心。安禅入道。以为修行之常法。本无月日之数。今言正五九之三月及每月之六日为九斋日者。以天帝释及四天王等。于此月日察人善恶。人当食素持斋以修善福。此亦如来随机摄化。善巧方便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言。言帝释者。华梵兼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
上篇:九住心 | 下篇:外道计九执生世间 |
指与世尊同时代的顺世外道之言论。又称恶论。彼外道之徒党每谓宇宙事物均属自然而生,自然而灭,非由天神,非由自性...
邬阇衍那国
天趣有情所受苦
一相智
无明因缘殊胜
百界
四事法门
自在常住能生世间不得成立
法显
无纵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
毗婆尸
心自相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岂能一日不拜佛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