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指密教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略称两部。于“一心法界”之上,立理平等与智差别二门,以显其理智之应用无穷。诠说智...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这种关系共有四种,叫做四缘。 一、因缘,因缘的因是指主要的原因...为道教设坛祭祷之一种仪式,即供斋醮神,藉以祈福免祸。其作法首须清心洁身,筑坛设供,书表章向神灵祈祷。结坛之法...亦名:三品持律、止持可学事法九句三品 子题:识事识犯、上品持律之士、中品持律、下品持律、可学事九句三品、上品...Chang'a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最初生起证】 p1155 此阿赖耶识第二证也。瑜伽五十一卷二页云:何故若无阿赖耶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谓有难言...(1596~1674)清初临济宗僧。广东潮阳人,俗姓林。字木陈,号山翁、梦隐。始修儒学,仕宦后,读佛典,遂依庐山开先...(名数)晋道安净土论所说。就净土与秽土之土体本质而论一异,立三种不成之义:一、一质不成,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一)(751~830)唐代牛头宗禅僧。又称遗则。长安人,俗姓长孙。初随慧忠禅师,得悟玄旨,遂南游天台,入天台山佛窟...(物名)又作安缮那,安禅那。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膳那,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绀色,亦似金...(术语)为示法之永,假说未来际也,如过去无极际,未来亦无有际底也。心地观经四曰:当证无上菩提果,尽未来际常不...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问: 我以前是算命的,感觉命越算越薄了。会有自杀的冲动。现在怎样才能延长寿命? 玄若法师答: 很简单啊,想要自...
随烦恼二十: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言逼恼之义有,害者逼恼他故。嗔一分摄。若...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我要求生...
俗话说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无法控制自己,做出种种失常的行为。醉酒其实是酒精中毒,重度...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背着大包小包的衣物旅行,不禁想到:这些愚人,把精力全放在穿...
坐落于安徽含山县褒禅山的千古名刹褒禅寺,云雾缭绕,庙宇如林,巍峨壮观;寺内飞檐流角,明柱斗拱,古色古香。住持...
法显
【翻译名义集】
【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常玩经律舛缺,誓志寻求。以晋安帝隆安三年,岁次己亥,游历印度。义熙元年,岁次乙巳,泛海而还。杨都译经。
上篇:佛[馬*犬]跋陀罗 | 下篇:昙摩耶舍 |
【五事有无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问:相、当言有耶?当言无耶?答:当言是有。问:为如自性差别,假立...
金胎两部
四缘
斋醮
不学无知止持可学事法九句三品
长阿含经(Dirghagama-sutra)
最初生起证
道忞
三不成
惟则
安膳那
尽未来际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如何延长自己的寿命

害者逼恼他故,正障于慈悲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经常喝酒带来的危害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何谓烦恼
芒鞋布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