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Vipaśyin,又作毗钵尸,微钵尸,鞞婆尸,毗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为七佛之首。又由赞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曰:“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种种见。”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尸,或云微钵尸,前劫中佛名也,唐云胜观。”慧苑音义上曰:“毗婆尸,此云净观,或云胜观,亦云胜见,或曰种种观也。”梵网经述记下曰:“毗婆尸,亦名毗婆沙,亦名维卫。即是梵音有轻有重故有不同,其义一也。此云胜见,亦云种种见,亦云广见。”慧沼最胜王经疏曰:“第三祇满修相好,初逢胜观,亦云弗沙,翅足赞佛超于九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就法相唯识而言,宇宙万有可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种,若以前四者观之,则一切“相”...【涅槃当言非学非无学】 p0932 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一页云:涅槃当言学耶?无学耶?非学非无学耶?答:涅槃应言...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中,比丘凡食,必从人受,故违此教,名不受食。然受兼手口,食通四药。”(事钞记卷二四·六...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不王者论第五。揭示人之形体虽会灭尽,然精神...二土之一,三土之一,四土之一。又作应化土。即佛应众生之机感所示现之佛土。为应身佛所居住之处,故亦称应身土。依...(杂语)Mahānagna,译曰大露身。大力神之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摩诃诺伽那力,谓露身,大力神名也。...【逆观缘起齐识转还】 p0928 瑜伽九十三卷七页云:复次世尊在昔为菩萨时,处菩提座,依缘起门,逆次而入;先缘...(印相)四种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现于外者。又名指在外拳。见大日经疏十三。又曰坚固缚,金刚缚,又曰...(譬喻)露地之大白牛车也。譬一乘之妙法。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中略)尔时长...亦名:二受通余人、手受口受一人受已通余人、手受通余人、口受通余人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二受通塞。手受防盗,...【摩诃因陀罗】 西域记云:唐言大帝,无忧王弟,宽刑六日,获果出家。...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春风夏雨固然可以润泽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万物。青少年时,师长们无情的打骂、无理的要求,蕴育我服从、坚忍的...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分解的过程吗? 大安法师答: 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四大分解是...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呢?感恩法师。 容通法师答: 我们知道色、受、想、行、...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会出现。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佛教的功德没有一个是...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这个地方做一个结劝,说这个眠为大暗。这个睡...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智慧是...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足点设想在尚未到达的前方某一处,而极少能于当下止步,安心即...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利他。这也要从真实心里面出来,不是作秀的,而且做这些善是为...
毗婆尸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毗杀社钵利色迦罗 | 下篇:毗婆娑 |
亦名:草覆地释名 行宗记释云:“法药如草,久诤如泥,从喻为名。注中,两众各一上座,先令彼众伏地,上座白忏,此...
识实性唯识
涅槃当言非学非无学
不受食戒释名
形尽神不灭论
应土
摩诃诺伽那
逆观缘起齐识转还
外缚印
露牛
四药二受通余人
摩诃因陀罗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星云大师:一切因缘我均感谢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