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四教仪一出圆教之法,列八种:一教圆,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说惑业苦三道,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名数)一财施,如上。二法施,如上。三无畏施,以无畏施于人。谓救人之厄难也。见智度论十四。...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未相应 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无学业】 p1057 瑜伽九卷八页云:无学业者:谓无学相续中所有善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无学业者:谓于一切...“外道”之对称。佛教对于其他教门而称自教之教法为内道。有关内外道之分别,各家说法不一。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七载,...禅林用语。斥骂佛祖之谓。又作杀佛戮祖。禅宗每有诃佛骂祖之语,藉骂倒佛祖,否定权威之法,为学人解缚破执,使其体...(人名)Vikramāditya,国王名。译曰超日王。西域记二曰:室罗伐悉底国,毗讫罗摩阿迭多王,唐言超日。...全一卷。明代僧大韶着,明末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辑录大韶住辨山千松禅院时所记述之千松笔记、禅宗合论、楞...又作金刚如来拳、忿怒拳、坚牢金刚拳印。乃四种拳之一,六种拳之一。即以拇指入于掌中,四指紧握作拳状,表识大金刚...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传播遍及西藏、蒙古、关外等地。此系基于六十华严菩萨住处品所称,文殊菩萨住于东北方清凉山之...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有些人习惯发ō音,也是可以的...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根据《阿弥陀经》里面所说,是具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不是...
在网上看到有女居士发帖征婚,要建立一个佛化家庭,除要求对方笃信正教,别的条件都压得很低,甚至有些为信仰而过分...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执持,乃至一心故。 【钞】障者,遮也。以此四种,遮障念心,...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能积集资粮。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一个富有的银行家脾气非常暴躁,对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惯,感到生活没乐趣。一天,他听说附近住着一位大学士,生活简单...
大势至这个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菩萨叫无边光,有的称作无边炽盛光。他全身的光明可以遍照十方...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的定力如何做到?请师父解惑,阿弥陀佛...
九识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识以了别为义。谓能照了分别一切诸法故也。一眼识谓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是能见干。名为眼识。二耳识谓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是能听者。名为耳识。三鼻识谓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齅。是能齅者。名为鼻识。四舌识谓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是能尝者。名为舌识。五身识谓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是能觉者。名为身识。六意识谓间
上篇:九次第定 | 下篇:九缘生识 |
东晋末刘宋时代僧。生卒年不详。关中(陕西)人。号白足和尚。出家后,常显神通。晋孝武帝太元(376~396)末年,携...
八圆
三种布施
相应未相应
四禅天
无学业
内道
诃佛骂祖
毗讫罗摩阿迭多
千松笔记
金刚拳
文殊信仰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佛教徒的择偶观 家庭就是道场

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窗户与镜子

「大势至菩萨」名号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