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刘宋时代僧。生卒年不详。关中(陕西)人。号白足和尚。出家后,常显神通。晋孝武帝太元(376~396)末年,携带经、律数十部,至高句丽(辽东半岛)弘扬教法,此为高句丽闻道之始。义熙(405~418)初年,还归关中。东晋末年,值匈奴肆虐,屠戮沙门,以刀斩师,然未能伤。继由长安移住于平城。后逢北魏太武帝废佛法难,帝亲斩之而不死,因惧师之神通,遂痛悔其废佛之过。[梁高僧传卷十] p623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巴利名 Puggala-paatti(补特伽罗坋那坻)。系分类说明补特伽罗(人)之书。即主要论述蕴、处、界、根、谛、人我等...(物名)切叶末以其本为扇者。瑜伽伦记七上曰:多罗掌者,西方有一树,叶状似棕榈,截去叶头,但留其掌,亦得扇凉。...为菩萨处胎经卷七出经品所说八藏之一。藏,含藏之义。佛灭度后,阿难等结集佛所说之经法,总以八藏类摄之,其第一即...【一来向】 p0003 显扬三卷十页云:三、一来向。谓如有一,或世间道倍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或预流果,为...(术语)三部五部,各有部主与部母,部主如国王,部母如王夫人。莲华部以白处观音为部母。又以法波罗蜜为部母。大日...(杂名)得圣者之名,无圣者之实德者。...《翻梵语》,十卷,撰者不详。这部书是唐代从中国流传于日本。考日本圆仁《入唐新求圣教目录》中著录有此书,未记撰...(术语)断惑证理之人曰圣。入圣者入于圣位也。俱舍论十八曰:入圣得果,离染漏尽。往生十因曰: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不还差别多种】 p0337 俱舍论二十四卷九页云:不还差别,麁相如是。若细分析;数成多千。其义云何?且如中般,约...【境多非智】 p128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九页云:智多耶?境多耶?答:境多非智。所以者何?智亦境故。谓智唯摄一界...(名数)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也。或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加要略念诵经为五部。或于以上四部加菩提...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像这样一种法会共修,更是不容易得到。...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没有记忆力,这个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像我们读过一遍经不能全背...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儿子长出来的时候,非常可爱,福报很大。这个长者子呢,他当然是...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
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者,觉也。当你心里念念想着众生,比如我们这是服装业,愿愿地愿一切众生都有衣服穿,这个心量...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人们常常产生做人难的感觉,进而会发出做好人更难的喟叹。当面对诸事不公、不平、不顺时,...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像都带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结果他却是白;你...
昙始
【佛光大辞典】
上篇:昙弘 | 下篇:昙宗 |
(天名)天名。离色界无色界饮食,祇以意思存在之天人也。唯识论七曰:无色亦名意成天。...
人施设论
多罗掌
胎化藏
一来向
莲华部母
空圣
翻梵语
入圣
不还差别多种
境多非智
五部秘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念佛的三大利益

【推荐】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为何三宝没有出现
做事要选好目标

念念为众生,事事皆佛法
